当前位置:
队伍建设

从“无头绪”到“百事通”——记歌华文化集团离退休管理部孙瑞玲

日期:2025-01-15    来源:中共北京市委老干部局

分享:
字号:   超大       
语音播放
  孙瑞玲是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离退休管理部主管,主要负责集团500多名离退休人员的服务与管理工作。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她一干就是近20年,从“新人”时期的“无头绪”,到如今的老干部工作“百事通”。凭借日复一日的热情周到服务,孙瑞玲深得离退休干部的信任与好评,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优秀成绩。
  联系实际,学用结合,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通过从事老干部工作这二十年间的积累,孙瑞玲深刻认识到,离退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既是组织赋予的一项政治任务,也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
  从刚接手老干部工作时的生涩无头绪,成长为如今老同志的贴心人,孙瑞玲付出了许多努力和辛苦。为尽快掌握老干部工作业务知识,老干部工作“新人”时期的孙瑞玲,不仅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更是脚踏实地的从基础事务做起,工作争着干,从不言累言苦。因为她坚信,只有在服务中才能积累经验、在实践中才能收获成长。
  此外,孙瑞玲还认真学习老干部工作相关知识,政策文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不断充实自己。遇到新问题、新政策,孙瑞玲总是刨根问底,不搞懂弄通不罢休。也正是凭借着这股子钻研劲,如今的孙瑞玲已成为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的一把好手,对500多名老同志的各类信息了然于心,老同志的来访、政策咨询、各项问题都能做到对答如流,确保每一位老同志载问而来,满意而归。
  强化服务,注重细节,争做老干部的“贴心人”
  “爱心、诚心、虚心、耐心”,是孙瑞玲多年来秉承的工作宗旨。深知细节决定一切的孙瑞玲注重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和提升自身修养。为此,她从小处着手,时刻为老人着想,把离退休干部当家人看待。
  无论是收取医药单据还是帮忙做家务事……面对老同志,孙瑞玲从不惜力,凡事都争取亲力亲为。只要力所能及,她都尽力去办、去解决。每当有老同志身体抱恙,只要情况允许,孙瑞玲都会坚持登门看望,和老同志谈谈心、聊家常、解心宽。
  有一位离休干部长期在国外和孩子一起生活,因为有近11个小时的时差,孙瑞玲为了不打扰老人及其家人休息,便利用晚上休息时间与他们联系,通过微信视频跟进了解老同志的身体状况和思想动态,同时不忘宣传国家新政策和传递集团新发展。
  “从点滴做起,实实在在为老同志着想”,孙瑞玲凭借自己认真入微的工作得到了这位老同志的认可与信任。老同志每逢回国,都要特地来到离退休办公室看看这位跨越11个小时时差仍坚持来电的“小孙”。每每会面,老同志都会紧紧握着孙瑞玲的手舍不得放。
  无论老同志是在身边,还是远在海外,孙瑞玲都用真诚与热情诠释着自己无私奉献的敬老爱老之心。
  突出重点,精细服务,落实老干部待遇工作
  孙瑞玲始终将落实老干部生活待遇作为工作重点,以落实医药费报销为操作重点,有效落实老干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确保每一位老同志都充分享受到政策规定的生活待遇。
  在落实医药费报销工作上,孙瑞玲每年年底都要收取近千份离退休老同志的药费单据,并对每一份进行一一核实。中药、西药、放射、材料费等等类别都需要分别进行汇总,不容出错,任务非常繁重。
  面对如此重任,孙瑞玲却从未有过怨言,她认真细致地核实每份单据,精确计算每一位老同志的药费金额。之后与老同志计算的数据进行比对核实,确保老同志的每一个疑惑问题都能够得到解释。
  为了让老同志少等一分钟,孙瑞玲时常顾不上抬头休息,顾不上吃饭。有一次,一位老同志的药费单据金额接近万元,但算了三次每次的结果还是不一样,老同志却坚信他算的没错。于是孙瑞玲便又耐心地在电脑上重新一笔一笔的进行核实,最后老同志认同是自己算错了并说:“真不好意思,给你添了那么大的麻烦,难为你了。”而孙瑞玲却没有一丝不耐烦,只是笑着说:“没关系,这是我应该做的。”看到这一幕,另外几位办理业务的老同志都忍不住说道:“我从来不算数,拿来后都交给小孙,肯定不会出错,你下次也就放心吧!”在场的大家听到这番话也都发出了爽朗的笑声,而老同志们这一张张笑脸也是对孙瑞玲严谨工作的最好肯定。
  孙瑞玲在近20年的离退休服务与管理工作中不断成长,不断地积累工作经验,并且不断地加强学习与实践,提升自己的工作本领,成为这一岗位上的行家里手。她一直默默无闻埋头苦干,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承诺,那就是为离退休老同志站好岗、服好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