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古都春影 颐和寻芳” 北京老干部大学“银龄研学实践课”成功举办

日期:2025-05-08    来源:中共北京市委老干部局

分享:
字号:   超大       
语音播放
 
  5月7日上午,北京老干部大学在颐和园举办“银龄研学实践课”教学品牌活动。本次教学活动以“古都春影 颐和寻芳”——园林美学为主题,以“行走的课堂”形式,设置专家导览、实景教学、艺术创作等环节,将课堂理论知识与课外实践深度融合,让老同志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深化知识理解,提升学习获得感。
 
 
  活动得到了北京农学院、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和北京电影学院的大力支持,特邀北京农学院风景园林系副主任朱强博士、园林学院王聪老师,北京电影学院程铁良教授组成专家团队,带领老同志进行深度研学。
 
 
 
  朱强博士结合“三山五园”背景知识,从颐和园的空间布局、文化意境、植物配植、研究保护等角度解读园林艺术,以通俗的语言和专业的知识为老同志阐释园林艺术的精妙之处,让大家在游园过程中,全面了解古典园林的历史渊源、美学价值与哲学思想。
 
 
 
  王聪老师讲解了颐和园内树木的特征和习性,让大家了解了皇家园林常见植物的种类及养护方法。
 
 
 
  程铁良教授则结合知春亭、谐趣园等特色景致开展摄影实操课,针对构图法则、光线运用等技巧进行现场教学。
  北京老干部大学校领导和校委会委员现场督导评估教学,与学员们深入交流,了解大家的学习体验和工作建议。
  此次研学实践打破传统课堂边界,通过实地讲解、文化研习、艺术创作的完整教学闭环,帮助老同志深刻理解古典园林精神内核,厚植文化自信。老同志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古典园林与现代生活的内在联结,纷纷表示从园林“借景”智慧中获得对城市空间美学的启发,未来愿以所学所思为花园城市建设、传统园林保护等贡献经验与智慧。老同志们还点赞实景教学模式“既长知识又提升修养”,充分展现了新时代老年教育的创新活力。
 
 
  接下来,北京老干部大学将继续精准聚焦老同志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充分发挥校委会智库作用,深入挖掘首都丰富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科技成果等资源优势,积极拓展实践教学形式,为学员创造更多集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研学活动,让老同志们能够真正乐在其中、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北京老干部大学手机摄影、短视频制作、家庭园艺、国学等班级的40余名学员代表参加本次活动。
  学员心声
  颐和园的自然风光宛如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湖光山色、亭台楼阁相映成趣,尽显皇家园林的壮美与雅致,为摄影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是老干部大学手机摄影实践教学课程的绝佳实践场景。通过在颐和园的实地拍摄,学员们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摄影技巧,如构图、光影运用和色彩搭配等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拍摄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摄影水平。学员们在拍摄过程中,既能够记录下美丽的瞬间,还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种将文化与艺术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丰富了学员们的知识储备,也提升了大家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参加实践活动收获颇丰,三位老师的讲授,让我感觉是在凝固的时光长河里,打捞历史的倒影,站在颐和园东宫门斑驳的汉白玉影壁前,雾蒙蒙中的昆明湖泛着青色的涟漪。这座皇家园林像一本瑰丽的典籍,在游学行程中徐徐展开。我忽然意识到,这里每块太湖石都镌刻着历史的呼吸,每道彩绘都流淌着匠人的心跳,花花草草都是鲜活的生命,光影必将这美好永存……感谢老干部大学精心的组织安排。
  非常感谢老干部大学组织的这次研学实践课,让我们这些银发老人焕发了新的活力,特别是三位老师的精彩授课,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学到了许多摄影的知识和技巧,了解了园艺和植物的特性,真是丰富多彩!
  这次颐和园实践活动上了生动一课,得到别样收获:别开生面、别具匠心和别有天地。
  研学实践课形式别开生面。既保留了课堂学习精讲互动的优势,又融入了丰富多彩的实践元素,让人耳目一新。
  三位老师讲课别具匠心。不仅构思巧妙,而且结构完整,园林、植物与摄影互为补充,极具专业知识的画面感。
  再看颐和园的景象,别有天地的深远意境油然而生。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文化的自信和修养身心的自觉,激发首都花园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传承积极贡献银发力量热情。
  这种研学实践课的形式适合银龄干部,希望继续办下去、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