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国粹茶社”带您走进北京京剧院——探秘京剧艺术的台前幕后

日期:2025-10-24    来源:中共北京市委老干部局

分享:
字号:   超大       
语音播放
 
  萸香盈袖,京韵绵长。10月23日上午,北京市老干部活动中心联合北京京剧院举办“国粹茶社”之“探寻京剧艺术台前幕后的故事”主题活动。带领70余名老同志走进北京京剧院,开启一场京剧艺术之旅,感受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
 
 
 
 
 
  参观京剧艺术传承陈列展厅
 
  活动伊始,老同志们参观了京剧艺术传承陈列展厅。展厅清晰地勾勒出剧院前身的发展脉络,并展出了众多极具分量的艺术瑰宝。既有谭派传人谭富英主演《定军山》时所穿的“三蓝绣”黄靠,亦有梅兰芳先生主演《四郎探母》的“旗蟒”等代表性戏服。此外,绣工繁复的凤冠霞帔、音色醇厚的铜锣京胡、墨痕凝香的谭派唱腔手稿、笔触细腻的梅派身段图谱等珍贵藏品,无不静静诉说着京剧艺术百年沉淀的深厚底蕴。
 
 
 
 
 
  京剧服饰体验
 
  随后,老同志们来到了京剧院体验中心,舞美老师以专业视角,系统解析京剧服饰的形制密码、纹样寓意与色彩象征,以及配套道具的文化意涵与舞台应用规范。老同志们兴致浓厚,不仅亲手触摸感受了缂丝、妆花等珍贵面料的独特质感,还俯身细赏了精美头饰的巧妙做工,对细节之处所蕴含的匠心精神赞叹不已。在老师的专业指导下,老同志们纷纷试穿起经典的京剧服饰,伴随着水袖轻扬、衣袂飘动,大家得以零距离感悟京剧艺术在方寸之间所展现出的精妙工艺与独特审美。
 
 
  最后,老同志们走进排练厅,“探班式”观摩由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一级演员常秋月,一级演员刘明哲领衔主演的经典剧目《陈三两》。剧中,陈三两虽深陷命运坎坷,却始终坚守文人气节,更以过人诗才舍身救弟。这一形象既彰显出传统文化中“忠义孝悌”的精神内核,亦传递出戏曲艺术“扬善惩恶”的价值追求。本期活动特邀北京京剧院一团副团长张超凡进行专业导赏,从锣鼓经的节奏把控到演员身段的细微调整,逐一解析舞台艺术的“黄金比例”,深度分享剧目历史文化背景和角色塑造的创作心得。
 
 
  活动尾声,老同志们难掩感慨:“以前看戏看个热闹,今天才看清门道。从戏服上的针线到台上的身段,每一个细节都有它的讲究,这京剧艺术,真是活起来了!”大家纷纷表示,本次“探秘之旅”不仅看到了京剧的“形”,更感受到了它的“神”,希望“国粹茶社”能继续带他们探寻更多传统文化的魅力。
 
 
  品牌活动简介
  “国粹茶社”是全市离退休干部品牌文体活动之一,旨在传承国粹艺术,弘扬传统文化,助力北京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自2023年开办以来,与北京京剧院、中国评剧院、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中国戏曲学院等专业艺术院团及高校展开了深入合作,每月为老同志们带来一场国粹艺术盛宴。
  活动时间:每月一期
  报名方式:登录“北京老干部”App,点击“精彩活动”栏目→进入“国粹茶社”活动报名界面点击立即报名。
  茶社好评
  看到旗蟒在灯光下泛着缎面光泽,领口的十瓣梅花绣得纤毫毕现,仿佛还留着梅派大师当年甩袖的余温。从前在电视里看京剧,只觉得戏服华美,今天才知道每件行头都是“会说话的文物”,针脚里藏着流派传承的密码,褶皱间叠着艺术家的毕生心血。
  今天在现场体验,才发现戏服的每处剪裁都关乎身段呈现,那沉甸甸的质感让我明白,为什么说“一身戏服半台戏”。最震撼的是看到点翠凤冠的实物,孔雀蓝的羽毛历经百年仍亮得晃眼,匠心造诣在一针一羽间何其精妙!小戏台唱尽国粹风华,慢时光品透文化底蕴!“国粹茶社”活动组织得太棒了!
  往昔观戏,目光多聚焦于主角的表演;今日深入京剧院后方,方知锣鼓经的韵律起伏、戏服纹样的色彩寓意,皆蕴含深厚门道。近距离观摩《陈三两》剧目排演时,演员们秉持严谨态度打磨每一个身段、每一句唱腔,那份对艺术的敬畏与执着令人动容。这期活动让我认识到,我们老干部不仅是传统文化的观赏者,更应肩负起传承薪火的“传声者”之责,让国粹的魅力被更多人看见。感谢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的精心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