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宜良县老年大学“四措施”打造思想政治“大课堂”
云南宜良县老年大学秉承“政治建校、质量立校、文化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始终坚持政治属性,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办学的首位,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办学的重要内容,搭建了老年人学习政治理论、接受教育的平台,打造了思想政治“大课堂”。
成立老年教育思想政治理论组。为将宜良县老年大学打造成老干部(老年人)党性锤炼高地、理论学习前沿阵地、思想碰撞交流地,有力发挥县老年大学政治思想建设主阵地作用。县老年大学于2017年成立了老年教育调研组,进一步强化政治建校,不断巩固和提升办学成效。2022年调研组以“老年教育政治属性”为题进行了全面调研,形成了《坚持政治属性 凝聚正能量 提升新时代老年大学的成色和品质》调研论文,从理论高度、教学深度和实践探索中延伸拓展老年大学教育教学。
抓实抓好党组织政治理论教育。宜良县老年大学以老年大学临时党支部为载体,实施“政治为魂、党建引领”铸魂工程,采取“支部+思政课”“支部+党小组+专业”模式,开展有新意、有特色、有温度、有吸引力的党组织活动,增强师生党员党性认识,强化党员身份,丰富教学内容,助推教师能力提升和精品课程创新。
促进思政课和专业课堂有效衔接。宜良县老年大学采取“互联网+思政课”模式,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内容有效衔接,坚持每班每周45分钟思想政治教育课,内容包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事政治、思想品德教育、上级党委政府或学校当前的中心工作或会议精神传达、校内外的好人好事等,有效推进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和社会风气的形成。
开拓校外红色课堂。为推进教学多元化、思想教育阵地化,县老年大学统筹乡镇(街道)老年分校、村(社区)老年学校红色资源,丰富拓展老年大学校外红色课堂,先后在宜良钱穆著书纪念馆、岩泉寺人民英雄纪念碑、宜路陆游击大队纪念馆、李士娘交通联络站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红色课堂,通过眼睛看、耳朵听、双手触摸、环境感受和心灵感悟,让师生“穿越”时光,接受“四史”教育,涵养思想。
老年大学的师生通过思想政治“大课堂”,认识了国情、省情、县情,了解了宜良县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发展形势,感受到了新时代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从而增强了爱国爱党爱家乡爱学校的意识。
相关新闻
- 北京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小关分中心安防监控硬盘录像存储扩容项目中选结果公告2024-11-07
- 2024年北京市离退休干部徒步大会(秋季)成功举办2024-10-29
- 比选公告2024-10-28
- 《晚晴》 白衣仁心筑未来2024-10-28
- 怀柔区举行干部荣誉退休仪式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