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衰减的正能量

时间:2015-07-13【字号 超大    来源:国资委系统 作者: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退休一支部由62名党员组成。其中最大的已超过88岁,平均年龄为75岁。他们在职时,均为行政管理、工程技术的骨干,勤勤恳恳为党工作;退休后,仍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观念不动摇,自觉履行党纲党章义务,始终保持先进性与纯洁性。他们不仅长年坚持常规的支部活动,而且在不同的领域与各自的生活小区内继续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

  一、抓好支部建设,积聚正能量

  支部,是党的最基层的组织。抓好支部建设,是团结支部全体成员,积聚正能量的重要方面。

  为此,我们支委在院党委和党总支的领导下,率先学习了十八大以来党的重要文件,充分意识到:党中央发出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是时代赋予共产党员的光荣使命。我们必须把自己的命运与党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认真组织好本支部党员的学习与活动。通过学习,每位党员坚定了信念,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

  为此,延续原支部书记马士珍的做法,支委进行了分工,分别担任五个党小组的组长,与本小组的党员保持电话联系。而且与时俱进,在网络时代到来之后,又与不少同志建立了电子邮件或微信的联系。这样,有问题可以及时沟通,使得那些因年老体衰不便出行的老党员,能及时得到帮助;有信息也可以互相交流,使他们能更多地与组织保持思想上的沟通,了解他们所关注的单位、部门的最新发展与变化。

  为此,组织各项活动时,我们都事前做好充分准备,事后进行及时总结。比如安排活动的时间、地点时,充分照顾到年老、多病同志的实际情况。学习的材料、讨论的问题,也紧跟中央的精神,贴近现实生活、本单位的实际。开展助残、助学、助困等公益活动时,各位支委更是带头捐款,奉献爱心。

  支委们在平时,无论是从生活上还是在经济上都会更多地关心、帮助本支部的老同志,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向院离退办及时反映,争取院党组织的帮助和解决。对于那些年事已高、长期患病在家的同志,支委们也都会采取登门探视的方式,与他们沟通,在了解情况的同时,也带去组织的关怀与同志们的问候。比如,有一位老党员叫郭惠英,久病未能康复,情绪因此很低落。支委们听说后,立即前去探视,给他以战胜病魔的勇气。还有周文英大姐,总是咳血,偏又找不到原因。今年春节期间,同病房的其他病人都已出院,只剩她一个,倍觉孤单。大年初二,得知此消息的支委们赶忙前往医院,让她感受到组织的关心与同志的友谊和爱护。

  当然,要把支部建设好,光靠几个支委的努力是不够的,关键是要得到本支部全体党员的支持,而我们支部的党员恰是最具自觉性、最有凝聚力的,大家都能自觉地按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人虽退休了,思想却没有退休。平时,大家坚持看报、听广播、看电视,借助各种媒介,了解国家大事,做到与时俱进,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尽管大家分散居住在北京市的东城、西城、海淀、朝阳、丰台和昌平区,相距比较远;而且普遍年龄偏大,行动不是很方便。但是,只要支部或院里有什么活动,他们仍会尽可能地克服困难,打车前来参加。譬如老党员宋瑞华,对有的党员因有病或其他原因不能参加活动的,会通过电话等方式进行了解情况,给予关注及支持。又如周溶川,是位超过60年党龄的老同志,虽然年老体弱,还要照顾多病的老伴,但仍然积极、认真地学习十八大以来的重要文件。仅一年里,就写了《学习是信仰》《学习之光照亮前进的征程》等五篇学习笔记。还有胡邦定,是位90多岁的老同志(现已去世)。每次过组织生活,他都认真准备,积极参加,并踊跃投稿,为我市实现“绿色北京、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的宏伟目标献计献策。近年来,马士珍、李志敏、胡邦定、周溶川同志先后被评为建院“群众心目中的好党员”。

  二、组织生活多样化,呈现正能量

  退休支部的特点之一是支部成员的年龄偏高。其中的一些人还身患各种各样的严重疾病。他们在职时努力工作,为党、为国家、为建院做出了应有贡献,现在退休了,仍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因此,支部在组织活动时,也尽可能的考虑上述的特点,并让组织生活的形式更加多样化。时间上,尽量安排在百花盛开的春天及天高气爽的秋天。地点则尽量选择市区且交通方便的公园。主题紧扣党中央的精神,具体内容则是多种多样。

  2010年4月的组织生活是在中山公园过的。先是集中传达、讨论建院“2011-2015年发展规划编制提纲”。在赏心悦目的怡人环境里,老同志们纷纷发言,献计献策,把多年的经验、体会以及未来的设想毫无保留地谈了出来。然后又在明媚的春光里,进唐花坞赏花,去惠芳园迎春……。边走边聊,相互间既交流了思想,又增进了友谊。因为退休后,大家接触的时间少了,有这样的机会,真有说不完的话题。应当说,这样的活动是有助于老同志们发挥余热,并保持身心健康的。

  2011年4月的组织生活是在玉渊潭公园过的。时值樱花节,满园的樱花让人目不暇接。樱花的花期短暂,一般只有7天,且总是在它开的最绚烂的时候凋落,不污不染,很干脆,因此被人们赋予“热烈、纯洁、高尚”的精神内涵,亦成为春天的一个象征。虽然,大家都从工作岗位上退休,已进入人生的晚秋,但在灿烂的樱花树下,仿佛又都回到了青春岁月:理想不变,信念永存,依旧是热烈、纯洁、高尚。

  2012年5月的组织生活是在大观园过的。大家在鸟语花香的林荫路上漫步,在五彩缤纷的花丛中合影留念。然后在一个比较僻静的廊子里面,由支部书记王晓晖介绍建院党务工作的近况,推选朱小地同志为参加北京市第十一届党代会代表的过程。继而,还认真学习讨论了建院党委《关于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的实施方案》,大家纷纷表示:活动的指导思想明确,工作的任务、要求、目标都很具体,我们支部要按照党委的部署努力做好创先争优的各项工作。

  至于2013年9月的组织生活,围绕的主题是“共话金秋,畅谈退休后的生活”。支部副书记靳秉铿首先发言,谈及组织社区老年合唱团坚持活动十余年的感受。支委张惠敏接着讲述了照顾老妈衣食起居的尽孝体会,与子女和谐相处的思维方法,以及颐养天年、防病健身的心得与国内外旅游的喜悦。还有郭熙荣、朱启华等人,或揭示并批评社会上的种种不正之风;或聊及照顾第三代的艰辛。书记王晓晖则说了在审图公司发挥余热的感受:那些图纸涉及节能、雨水利用、太阳能设置等多个方面。因此为自己仍能为北京多一些蓝天、创造美好的环境出力而感到高兴。

  显然,美好生活的体验是共同的,而这些艰辛也在这种交流中得到消解。至于对不正之风、种种弊端的不满,更是建立在爱党、忧党的基础之上的。所以,中央相关文件的学习,对国家及本单位发展变化的了解,有助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亦能把这“爱”与“忧”,升华为“兴党”“护党”的实际行动。因此,每一次的组织生活,都是阳光心态的体现,都是正能量的呈现。

  三、积极参加社会活动,释放正能量

  支部的党员在退休后,仍有一小部分同志受聘于社会上的一些单位。他们多是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为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城市继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大部分同志们则是在各自所在的社区内养老。但是,作为入党几十年的老同志,大家始终没有忘记自己作为党员的责任与义务。所以,仍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以不同的形式释放自己的能量。

  比如,年逾七十的靳秉铿有音乐方面的才能,为所在社区组建老年合唱团。从普及简谱等基础知识开始,热情教歌十余载,教会大家四五十首歌。该合唱团每年都为小区的中心工作(在“七一”表彰优秀党支部和优秀党员大会、全小区的春节联欢会上表演)服务,歌颂伟大的党、英雄的人民、可爱的祖国,弘扬了社会的正能量,受到小区群众的称赞。2014年,合唱团还参加了海淀区合唱比赛。而靳秉铿也连续几年被中共北太平庄街道工作委员会评为热心支持社区党建工作的“党建之友”。

  又如,退休后的李厚娟曾出任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下属的银龄关爱工程办公室主任,下社区、进校园,积极拓展老年养生、老年康复、爱心护理等多个社会服务项目,组织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体娱乐活动与公益关爱活动,让银龄成员在接受社会关爱的同时也为社会奉献爱心,实现老有所为、服务社会的价值。

  还有,支部的许多老同志都提笔撰文,发表在建院院刊BIAD上,用文字记述自己的人生历程,反映建院的发展变化;周文英参加绘画比赛,用色彩和图像来展示现实的美好;刚退休的李厚娟等同志则是参加志愿者的活动,无私奉献自己的力量。2013年底,单位组织“建院与我”摄影展,共展出照片400余张,其中,仅我们支部就入选了58张;2015年7月,单位出版“建院和我”一书,共收70多篇文章,而我们支部就有金长起、郭熙荣、胡邦定、郭文厚、朱启华、周溶川、王晓晖等七人的文章入选。

  特别是,北京市委每年都组织“助老、助残、助学”等“共产党员献爱心”的活动,我们支部都积极响应,并付诸于行动。几年间,共计159人次,捐款24423元。其中,李志敏同志一次就捐了2000元。还有一些党员,如张莉芬、郭熙荣、边新从等人,本已就近参加了所在街道组织的捐款活动,后又赶到单位参加本支部的捐款。

  其实,我们支部的党员退休早,退休金并不多,但仍然把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钱拿出来,完全是出于无私奉献的精神,是要为全社会形成互助互爱的风尚出力。同时,也想通过这样的活动,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体现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有一首歌唱道: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已经退休多年的我们这批老党员,将会永远记住入党时的誓言,坚持信念不动摇。今后,还将会以各种形式,努力为我们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

相关新闻

北京老干部

微信关注
北京老干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