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初浅认识

时间:2011-10-12【字号 超大    来源:政法系统 作者:

  胡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气势磅礴,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有很强的理论性、战略性、指导性,是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纲领性文献。

  尤其是在讲话中阐述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述、新部署、新要求。特别是第一次明确提出“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重要概念,并对其主要内容作了精辟阐述,读后使我深受启发和教育。

  一、明确宣告“中国已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总书记在讲话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分为“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具体制度”等几个层次。并在“自我完善和发展”过程中“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

  二、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指导原则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整体协调,整体统筹,整体推进。讲话还提出“两个前提”,即:“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五个有利于”即: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胡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第一次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个人认为至少有以下几点:

  一、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列,概括为我们党90年奋斗历程中所取得的“三大成就”。这一新的概括,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十七大报告关于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认识,从而由“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构成的统一整体,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更加全面,它既为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也坚定了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念。

  二、表明我们党已把握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律。“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是我们党对以往认识和实践的总结提升,也是对中国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强调“摸着石头过河”,是将如何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更多地留给了其后的探索实践,那么今天我们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形成,表明我们党已经把握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律,并将这些规律的内容制度化、体系化、具体化,成为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总则,且具有稳定性、约束性、规范性,有的则更有强制性。这对于一个有13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来说,至关重要。正如总书记强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三、向世人郑重宣告,中国的社会制度是优越的,不可动摇的。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很快,特别是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以来,国内外纷纷议论“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等等。从一定意义上来理解,“中国模式”的内核就是中国制度。中国之所以不断取得发展奇迹,在国际上备受瞩目,如果没有制度的内生动力和有效功能,是无法说得通的。然而,国内外一些人只承认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却对中国的制度视而不见,大加贬损,甚至全面否定。有这种看法的人,除去无知者外不能不说还有用心不良者。历史已经证明,正确的中国道路,离不开优越的中国制度。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成形,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必然能够更好地走自己的路,越走越坚定,越走越宽广。

  (作者:市民政局离休干部 王守山)

相关新闻

北京老干部

微信关注
北京老干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