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的冬天

时间:2018-01-08【字号 超大    来源:西城区委老干部局 作者:马恩慈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冬季来临了。
  记得上世纪90年代前,居民百姓大都居住在街巷胡同的四合院里。每年10月底、11月初,各家各户便开始准备过冬的事情。
  这个时候,副食店职工要加班加点卸码居民过冬的看家菜,只见街头巷尾或是解放牌汽车、或是北京130汽车装运着从京郊农村拉来的青口大白菜停在临时的售货点处,身着工作服的职工立即围拢过来,十几分钟的时间,就把一车菜卸下并整齐地码放在墙根。待汽车开走后,商店就开始售货。
  那时,储存白菜分一、二、三及等外菜四个级别。其中,一级菜凭《居民副食证》每人定量供应,余者不限。笔者院内一户六口人家,买回几百斤一级菜,为了保存,挖好一个类似农村菜窖式的坑,把菜放好,上面用细土均匀地覆盖。为了防冻,又在土上盖了两层草帘子,以备今后日常食用。买回来的三级菜、等外菜,择好洗净,开水锅内焯一下,放在缸或坛内,倒好适量的稀面肥,上面盖严,待几日之后,就可吃到爽口的积酸菜。
  居民在购买储存菜的同时,还要买两、三捆大葱。随着时间的推移,葱内的水分逐渐减少,葱的直径细了,绿叶也变黄了,吃时可真成了“一头土里长,一头地上生,一头白一头青,一头实一头空,一头吃一头扔”。
  进入11月以后,家家户户都忙着办一件事--安装火炉。有的家里有前一年保存好的烟囱,有的则要购买新烟囱。安装火炉虽然不是什么技术活,但大小口一定要处理好,否则也会出问题。外院的出口还要挂上一个罐头盒或广口的玻璃瓶,以防烟囱油子滴到人的身上。
  为了防止煤气中毒,还要在窗户外面安上风斗。居委会的大妈们更是不辞辛劳挨家挨户发放“预防煤气中毒”的宣传材料,叮嘱人们万万不可有麻痹思想、粗心大意。
  火炉安好以后,还要办一件事,就是购买燃煤。记得小时候烧的都是手摇煤球,煤铺也卖一种俗称“硬煤”的燃煤,分甲块、乙块和丙块。甲块质量最好但价格高,乙块次之价格低,至于丙块更次之且价格更便宜。后来,手摇煤球改成了机器煤球。以后,又增添了蜂窝煤。
  每到星期日,居民以防气温骤然下降,在送煤工忙不过来时,便自备车辆到煤铺购买。当然,自己购买无论煤球还是蜂窝煤,价格上都有一些优惠。煤拉回家,若是煤球则放在堆砌的简易煤池内;若是蜂窝煤则码放在屋檐下。所以,走进居民院内看见的是窗台上用旧报纸包好的储存菜,台阶上是用塑料布遮盖的蜂窝煤。这在当时,也是很有特色的情景。
  写到这里,笔者想起家家都有的一样东西:水缸。水缸大小,与家庭人口多少有关。四合院内,大都只有一根水管且仅有一个水龙头。到了冬天,无论怎样防冻都无济于事。所以,水缸就用来储备一天的用水。因此,每天下午五、六点钟都会有人提着开水壶浇烫水龙头和裸露的水管,几壶开水烫开后,就会高声喊到:“接水喽!”于是,邻居们先后提着水桶边聊天边接水,还不无耐心地嘱咐:注意脚下冰水,千万别摔倒。话语虽少,却体现了邻里之情。
  现在,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住进了楼房。冬天有暖气,再不用拉煤生火倒炉渣;室内上下水俱全,水缸不见了,家务劳动减少了。而当我们回忆昔日的往事时,一定会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相关新闻

北京老干部

微信关注
北京老干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