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绣长卷 深情表感恩--记八旬老干部唐绪章完成《毛主席去安源》绣像的事迹
在东城区老干部局5月举办的书画摄影手工作品展上,参观者们总是被一幅1米多长的刺绣所吸引。这是一幅名为《毛主席去安源》的十字绣。画面上,乌云翻滚,群山低矮;青年时期的毛泽东英姿飒爽,疾行在山间小路上……
称赞之余,人们不禁要问:这么精美的刺绣出自何人之手?带着疑问,记者联系到了刺绣的作者。
约定的时间刚过,一位步履蹒跚的老爷爷便出现在记者眼前!考虑到刺绣的复杂精细,记者怎么也无法将眼前这位老人与精美的刺绣联系在一起。可这的确就是《毛主席去安源》的作者,年逾八旬的离休老人唐绪章。
看出记者的疑问,老人微微一笑:“这有什么稀罕?以前战争年代部队条件艰苦,我们都是自己穿针引线地缝补衣物。后来家里的衣服也是我做。刺绣对我来说不是难事。”说着容易,做起来难。有谁知道,为了做好《毛主席去安源》刺绣,老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三年前,老人偶然看见大女儿在绣十字绣,上去帮着绣了一两针。没想到,老人从此便对刺绣工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快他便弄来十字绣图纸,绣架画布,一针一线地上手了。老人的第一个作品是毛主席戴八角军帽的肖像。“我们这个年代的人,跟毛主席感情最深。大家都绣花鸟,我就绣毛主席像。”
谈到《毛主席去安源》刺绣过程,老人有说不完的话。“我在网上看到十字绣有这个图纸,就二话不说订购材料了。它的工作量很大,光图纸就有49张。一张图纸有时需要一个月才能绣完。”
唐老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绣完6张图纸,可还是停留在“天边的云彩”上。缓慢的工作让老人很着急,随后他调整方案,变幻刺绣工艺,终于赶上了进度。
从2008年到今年作品完成,唐绪章用了近三年时间。三年里,他每天11点钟开始绣,一直绣到晚上10点。中间除了吃两顿饭,他的时间几乎都花在刺绣上。其间,老伴身体不好,他还要时时照料。在忙完家务后,唐老才能安心进行刺绣。“七一”前夕,老人终于完成了整幅作品。
今年是建党九十周年。唐老得到东城区老干部系统举办书画、摄影、手工展的消息后,立刻联系天坛街道负责老干部工作的同志,要求参加展览。“我参加革命60年了,是党给了我一切!有这样一个向党献礼的机会,我一定要参加。我要展出《毛主席去安源》,表达对党、对毛主席的感恩心情。”
相关新闻
- 北京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小关分中心安防监控硬盘录像存储扩容项目中选结果公告2024-11-07
- 2024年北京市离退休干部徒步大会(秋季)成功举办2024-10-29
- 比选公告2024-10-28
- 《晚晴》 白衣仁心筑未来2024-10-28
- 怀柔区举行干部荣誉退休仪式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