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小身躯蕴含大能量 朝鲜战场展英姿--记北京化学建材厂离休老干部陈桂兰

时间:2020-11-23【字号 超大    来源:市国资委 作者: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一首歌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时值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之际,集团总部和二级单位的团员青年与老干部工作人员一起,在这金秋送爽的时节,开展“敬老月”活动,登门看望慰问抗美援朝期间参加革命工作的陈桂兰老同志。陈老今年已经89岁,满头银发,身体康健,思维敏捷,精神状态非常好。当她给我们讲述起在朝鲜战场发生的故事时,在老人闪烁的目光中,我们似乎能够看到她经历的那段惊心动魄的难忘岁月。

  陈桂兰,女,吉林省汪清县人,1931年出生,1947年5月参加革命,1948年8月入党。曾在四野特种兵卫生技术学校学习1年护士专业,主要是战场救护相关培训。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1951年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二师休养所因千里行军立一小功,同年6月因突击治疗立一小功。1952年在志愿军炮二师后勤医院因工作积极立三等功。抗美援朝战斗中,陈桂兰在炮二师后勤医院担任手术室护士长,1950年随部队第一批过江,她们用纸包好祖国土地的土壤,珍藏带在身上,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敌人的仇恨交织在了一起,在朝鲜一待就是三年。

  刚踏上朝鲜的土地,到处是一片废墟,弹坑、残垣断壁随处可见,汽车在鸭绿江边的山间公路上前进,山陡路窄,敌机轰炸。她们乘坐的卡车有一次冲进山崖,幸被巨石挡住,才幸免掉入江中。在敌机疯狂活动情况下,她不怕危险困难,积极主动联络病院转运伤病员,勇敢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行进途中,补给和吃饭遇到了一些问题,因为她会朝鲜语,她和司机走到哪里,就到哪里找房子、做饭,当时吃菜比较困难,白天别人都在休息,她就去附近千方百计地找地方买菜,同行的司机都非常受感动,她的努力为千里行军顺利完成做出了很大贡献。

  战地医院做手术特别频繁,手术室设在防空洞内,很狭窄,四周用布围起来,用炭取暖。由于洞内空气不畅,加之过于疲劳、身体虚弱,陈桂兰在一次手术中晕倒了。同志们把她抬到洞外雪地上,通风醒来后,她马上爬起来,洗洗手,继续回到手术台旁为志愿军战士做手术。她是O型血,又是护士长,每当伤病员需要输血时,她总是第一个挺身而出,每个月献一两次都是正常的。她个子不高,瘦瘦小小,又经过长时间行进,身体还是很弱的。有一次为一名重伤员输血后,第二天又来一个重伤员,需要输血700CC,当时周边工作人员大部分血型不符,为了挽救伤者,她又为伤员输血100CC,在输血时晕倒在地,经医生急救醒过来,她又跑去开始照顾伤员了。领导为了照顾她,批了50个鸡蛋做补助,她坚决不要,说为了伤员是应该的。她说,她们这些年轻护士对待伤病员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她们想办法克服各种困难,细心、耐心照顾伤病员,一些重伤员除了需要喂水喂饭、端屎端尿、剪脚指甲外,还要重点防止褥疮,她与其他护士一起,就为重伤员擦洗身体,这些年轻的小护士们没有一个退缩,更没有一个怕苦、怕累、怕脏的。

  抗美援朝战争已经成为尘封的历史,但这些年轻的战士,在无私无畏为祖国、为中朝人民友谊献出汗水、鲜血乃至生命的精神激励下,在战斗岗位上,成为了真正的革命战士。陈老最后又补充道,她非常怀念部队生活,想念那些一起并肩奋斗的战友,珍惜那份真挚而纯粹的革命友情。现在的和平年代来之不易,祖国飞速发展,迅速崛起,全国上下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这些老同志虽然已进入耄耋之年,无法再为国家建设作出贡献,但他们用自己看淡名利,生死坦然,健康向上的生活状态影响教育着身边的人,发挥自身余热,传播正能量。我们也祝愿陈老身体康泰,永葆革命青春,让我们向这些经历过抗美援朝战争血与火洗礼的革命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

相关新闻

北京老干部

微信关注
北京老干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