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 以 终 生 报 党 恩
1982年,杜春启从部队转业到了怀柔县文化文物局,即现在的区文化委员会。在部队,杜春启曾经扑倒投弹失手的战士,保护了战友的生命;战士因为家庭困难想提前退伍,他悄悄给这位战士家里汇款……1977年11月14日《解放军报》曾经报道他的事迹。转业后,他搞过政工也抓过业务,还当过工会主席。不管干啥,他都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还先后受过市、区(县)等有关部门的多次嘉奖。1998年,老杜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了,可他想,回报党的恩情不能止步,共产党员的本色不能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丢,要发挥余热,多做工作。
在社区里,杜春启总是积极支持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的工作,参加社区里的各项活动。与此同时,他还担任区老干部局的社区义务监督大队的一名大队长。别看这些监督员是全中国“最小的官”,一分钱不挣,可管的事却不少。他们平时上街进行治安巡逻、检查卫生、交通疏导、制止不文明行为、配合居委会对社区内车辆乱停乱放现象进行登记和监督管理、治理小区卫生死角、整治环境,尤其赶上重大节日,别人都在家享受团聚欢乐,这些社区热心人,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不停地巡视着社区的安宁。创建了社区8年无事故的先例。尤其在“迎奥运、保平安”工作任务中,由于完成任务成绩突出,受到区委区政府的表彰,获得北京市综合治理指挥部、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的嘉奖并获得金质奖章一枚。
老杜为社会、为社区居民奉献了一颗浓浓的爱心。巡逻中发现社区内一些商业网点门前卫生较差,便和社区领导协商,得到了迅速解决。对于打扫卫生、清理垃圾等工作,总是亲自动手,能干点啥就干点啥,从不站着指挥。有时上岗的人手少,就把待岗的叫上一起干。有楼道灯坏了,老杜主动拿出自己家的闲置灯泡或自掏腰包买来灯泡安上,让居民及时享用明亮的楼道。看到老人提着重物上楼主动帮忙。搀扶老人上下楼。发现有拒交物业费、卫生费的,就组织业主学习政府有关物业管理的法律法规。通过学法知法用法,使业主们既明白了依法办事的道理,又学会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007年初春,有开发商要在距6号楼3米远的绿地上建一栋四层楼的饭店,而且手续齐全。小区建饭店扰民、污染等诸多问题使6号楼和附近居民坚决反对,双方形成僵持状态。有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就坐在施工场地不起来,“如果不停工,你们刨我好了。”居民把希望寄托在老杜身上。老杜首先嘱咐居民,有意见按程序来,要相信政府,相信组织,不要有过激行动。他和开发商进行协商被碰回来,先后三次跑矛调中心,找有关领导,整跑了俩多月,使问题得到了解决,避免了有可能激化的矛盾。
有五六年了,每天清晨和傍晚,在水库边较宽敞的场地上,总有许多中老年人在一起拍打着身体的各个部位,这是老杜在领着大伙按着“312”经络拍打法在锻炼身体。老杜自从接触了这个健身操后,在自己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他没有忘记小区的居民,在他的积极动员和不懈的努力下,参加“312”经络拍打法的人越来越多。他教的耐心细致,努力让每一个有兴致的学员都能坚持下来学有所成。
老杜是个热心肠。不管是身边的人,需要帮助的人,甚至是陌生人,都肯于无私地伸予援手。小区里,有一个年轻人违犯交通规则,被处罚累计一千多元迟迟不去交罚款。老杜偶尔听到了,从自己家里拿出一千多块为那个年轻人交上了罚款。
一次路遇一名50多岁的中年妇女突然倒地,他主动施与援手拨打120 要救护车,自掏腰包为其垫上120的出车费用,告诉医院先给看着,他回去取钱。一会功夫果然拿来4000多块钱替患者交了治疗和住院手续费用。当患者家人来了后,了解到这一情况,真是千恩万谢,感谢老杜的雪中送炭精神。
有一次,晚上十点多钟,几位巡逻队员巡视到春启的楼下,看见车棚子下停着一辆崭新的摩托车,借着路灯的光线只见车身到处闪着光。老杜就和几位老哥们说:“这辆车往这一停,闹不好今晚上有故事发生。”接着便跟哥几个说:“你们往别处转转,我今个就盯这辆车了。”于是,他回到自己家里,没开灯,不错眼珠地盯着屋外车棚子。11点多,见有个年轻人径直蹲到车旁动手鼓捣起来。老杜断定,这个人不用钥匙开车,绝不是车主儿。他迅速从三楼冲出楼外打算抓他个现行。但关屋门、急速下楼的响动惊动偷车贼,翻墙跑了。老杜担心小偷可能还会返回来继续作案,回屋又监视上了。
时间已是凌晨1点了,老杜已感到困倦不支了,想去睡又怕小偷真的来了耽误事。就在这时见一个人来到车旁,掏出钥匙发动车,但怎么也没发动着。老杜来到跟前问:“这是你的车?你大松心不要紧,害得我紧张了好几个小时,打你车放这儿我就留意了,这么新的车肯定招小偷惦记。你看看前边有什么问题没有?”车主儿蹲下一看,打火电路果然被剪断。车主站起身握住老杜的手。“大爷,太感谢您了,要不然好几千块眨眼之间就没了。”
老杜还热心社区的文化事业,是个擅长自编自演快板书的行家。他重视各个历史阶段党的政策及中央和市委、区委的重要会议和领导讲话,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用快板形式向群众解读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如2003年闹禽流感时他根据领导讲话和有关材料编了快板。中心思想是讲了它的危害性和如何做好预防工作。汶川地震时,他编出一个反映中央领导亲自到灾区指挥抗震救灾,如何安排好灾区人民的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快板书。迎奥运、贯彻落实“八荣八耻”……远的不说,仅从2000年以来,就编了30来个快板书。
杜春启就是这样一位热心、热情、热忱的老人,为社区建设,为居民群众,为党和政府的事业发挥着自己的余热,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这句话是对老共产党员杜春启最好的写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