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师表泽后世 航空筑梦中国心

时间:2017-09-08【字号 超大    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作者:
  --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光老教授
  工作感言:
  我国的航空发动机还存在很多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的突破创新,而老一代人终究要将接力棒交给下一代人,重中之重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也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觉悟。
  古语有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已是耄耋之年的陈光教授仍在教育的土壤上躬耕不辍,奔走各地,在科学的大道上,勤奋在左,无私在右,一路播种,一路花开。他的学术成就和教育贡献已成为我国航空领域的宝贵财富,不仅时时启迪今人,亦将长久惠泽后世。2016年,陈老师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2016年度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被授予“共产党员十杰”称号。
  一片丹心育英才 鞠躬尽瘁铸师魂
  陈光教授是北航老教授科普报告团副团长与中国科学院老专家科普演讲团成员。中国科学院老专家科普演讲团成立于1997年,陈光教授是首批7名团员之一。近20年来,他除了完成教学、科研工作外,一直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工作,即使进入八零后(即80岁以后),仍以年轻人的心态,坚持每年在北京地区作十余场科普报告。
  2002年,72岁的陈光教授在完成为期半个多月的由中国科协组织的在重庆市与云南省的“大手拉小手”巡回科普宣讲活动回京后,突发心肌梗塞,住院近两个月才痊愈。为了他的身体着想,演讲团只让他在北京地区作科普披告。2016年,陈光教授虽已86岁高龄,还继续向北京市中小学作了13次科普报告,听课人数近4000人。另外,还参加了由中国科协主办、腾讯公司举办的《科普中国科学为你解释疑惑》中的“大阅兵中的中国战机”及“C919大型客机”专题科普活动。
  近两年,陈光老师不仅为大中小学学生作科普报告,还为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以及中国商飞研究院作了几次“吸取经验教训,提高发动机可靠性”的专题报告。不论是科普报告还是专题报告,他都能根据听众的情况,调整补充内容,适应听众的要求。为了使报告能尽可能地反映最新的发展,陈光教授除订阅了几种航空期刊外,还不断在网上查阅有关国内外航空信息,来不断补充最前沿科技动态。为准备这些讲题,他付出了大量的劳动,花费了巨大精力。陈光老师为科普报告所作的PPT,不仅图文并茂,而且有较为吸引听众的视频。在PPT中所有的文字、图片与视频,均由他本人搜集、整理、设计并剪切(视频),“这在我们‘80后’老师当中是少有的。”陈老师戏称自己为“80后”。他的科普报告与专题报告在不同层次的听众中均受到热烈欢迎。
  在科普讲座的同时,陈光教授还笔耕不辍,最近三年(2014-2016)他先后出版了三本书,即他独自编写的120万字的《航空发动机结构设计分析》,这是国内航空发动机领域公认的第一本有关航空发动机结构设计的专著,2014年出了第一版,刚出版就被空军的两个修理厂各购买400本作为员工的培训教材。他与刘大响院士合著的《航空发动机-飞机的心脏》高级科普书出版发行后受到热烈欢迎,还被百度文库等许多知名网站转发,点击率很高,在2015年出版了增加了新内容的第二版。2016年年初由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了陈光教授与李杰等合著的《世界著名商用航空发动机要览》(120万字),也得到了广大商用航空企业的欢迎。目前陈老师还肩负着《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航天卷第三版“航空发动机”部分的主编工作。
  情系航空发动机,创建教育奖学金
  陈光教授从事航空发动机教学、科研与生产工作逾60年,他说“我对发动机是真有感情,听到他们出了问题心里着急。取得成果固然高兴,但现在的整体水平还是不行,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心脏不好,当然会大大影响飞机的性能,我干了60年的发动机,现在一些新研制的飞机上,还不能用上‘中国心’,这个事实,对于我这个长期搞航空发动机的人来讲,确实感到不安,感到有愧国家和人民对我们的期望。我想,在我有生之年应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做点贡献,使我国航空发动机能尽快进入世界航空发动机先进行列,使我国飞机能装上我们自己研制的强壮的‘中国心’,这也就是我的‘中国梦’。”
  为了一步步朝他的“中国梦”迈进,陈光教授也做到了他所能做的一切工作,他深情地说:“我从心底上真想为促进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做些有益的事,但是,我年事己高,现在已经快90岁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矣!因此我想拿出我的积蓄50万元,建立一个奖学金项目,奖励那些有志终身从事航空发动机事业而且品学兼优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推动我国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创新人才培养,鼓励获奖学生继承先辈开创的事业,成为祖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
  了解陈光教授的同事们都知道,陈老师家境并不富裕,且他的夫人患老年痴呆症多年,近三年来一直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日常生活开销也较大,他能拿出50万元作为奖学金,的确令人感动。
  陈光教授的想法得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陈懋章和刘大响两位院士的积极支持与响应,他们两人也各自捐出50万元。为了能扩大影响,能在更长的时间中奖励更多的青年教师与研究生及本科生,最后以这150万元作为原始基金,建立了一个 “航空强国中国心”教育基金。基金建立后得到北航校友及香港爱国人士积极响应,很快筹集到1200多万元。2016年11月5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隆重召开了 “航空强国中国心”教育基金第一届颁奖大会。本届颁奖大会共收到了来自全国8个高校的10名教师和36名学生的报名,经过25名评审专家网络评审和现场答辩、评审,确定了3名突出贡献奖获奖人和19名创新奖学金获奖人。其中突出贡献奖特等奖1人,奖金20万元,突出贡献奖一等奖2人每人奖金10万元,创新奖学金奖19人,每人2万元。在颁奖大会后,陈光教授得知三名突出贡献奖获得者的部分科研成果,均在刚刚发射的长征5号火箭上得到应用,感到由衷的高兴。
  白头到老言大爱 不离不弃谱真情
  陈光教授不仅对学生关怀备至,在家庭中对老伴更是体贴入微。陈老师夫人今年82岁,多年患上老年痴呆,近三年来又卧病在床,饮食起居都靠86岁的陈老师和保姆照顾,同时他还要负责书目编写,准备科普讲座,压力之大,负担之重可以想象。至今陈老师手上仍有一本待完成的书,即《大飞机丛书》中的《航空发动机结构》,该书一共16章,陈老师已经写了6章。但由于夫人生病,对于著书已经力不从心。说到这里,老师言语间满是无奈和惋惜。
  为了让老伴下床走走,贴近自然,愉悦心情,在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研究生及本科生的帮忙配合下,几次用担架把老伴从四楼抬到楼下再抱上轮椅,用轮椅推到绿园中绕着荷花池与花丛赏花,看到了绿草鲜花,听到了小鸟啁啾,她别提有多高兴了,精神状态也比原来好了许多,陈老师看到老伴那久违的笑容也激动的流下了眼泪。
  也许这就是世间最浪漫的事,两个人相互扶持从弱冠到耄耋,度过蹉跎岁月,而身边的他始终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用汗水谱写世间大爱,用行动诠释时代爱情。
  胸怀海岳真君子 无欲则刚大写人
  孔子有云:“大德必得其寿。”陈老师虽已86岁高龄,仍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带领更多热爱科研的人将汗水洒在祖国各地,让科学之花绽放。陈老师把毕生的经历都投入了发动机和教育事业,始终过着简朴的生活。年轻时家住得远,工作条件艰苦练就了良好的体质。不抽烟,性格开朗,70岁以前都能坚持打网球。现在心脏不好没法打网球,但每天坚持去北航南门外的阳光游泳馆游泳一个小时。“我在该游泳池中是年纪最大、游得最慢的,但一下水就不停,来回游一个小时。”陈老师如是说。
  时光的画笔虽将青丝变为银发,岁月的刻刀将脸庞雕刻沧桑,但同时也留下了岁月永远抹不去的积淀,师者二字,是一生无怨无悔的诠释;航空教育的未来,是陈老师毕生信仰之所在。
  为人师表,普泽后世人心;伛偻前行,筑梦中国航天。
  个人简介:
  陈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1955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中国著名航空发动机专家。曾担任中航第二集团公司科技委委员,中国航空学会理事、副秘书长,长期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目前是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老教授科普报告团副团长。2011年被北京老科学技术工作者总会授予“优秀老科技工作者”称号;2012年,被中国老教授协会授予“老教授科教工作优秀奖”称号;2015年获得“北航离退休教职工党委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6年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2016年度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被授予“共产党员十杰”称号;与陈志英老师合编的《航空发动机维修工程》教材获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相关新闻

北京老干部

微信关注
北京老干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