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修路人 真情建家乡
2011年,在斋堂镇沿河城村传出一个消息,一位30年前走出大山的赤脚医生,年过60岁的老人要拿自家钱修路了。消息传开后,议论声也就随之而来了:有的说“他是吹牛,舍得花自己钱修路?简直是狗戴嚼子胡勒。”有的说“拿自家钱修路,不是半傻二间也是烧包”。
要修的路位于原沿河城乡狮子沟,这里曾是老区昌宛县五区所在地、抗日英雄刘恭被捕遇难处,还是由京东通往延安的红色交通线。1984年狮子沟全村搬迁,这里成了地图上消失的村庄。30年后这里成了世外桃源,阳春桃花盛开,暑夏青山翠绿,金秋满山枫叶,寒冬白雪皑皑,动物四季满山跑。
正是这美丽的景色,使得近年来城里人频繁来走狮子沟红色古道,外国友人也多次慕名到此一游。但是,凡事都有其两面性,美丽的景色中也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一些不法分子经常来偷砍树木、打猎。许多人在这里露宿、野炊。这儿远离斋堂40公里,一旦失火后果不堪设想,几千公顷茂密森林面临严重毁坏和火灾威胁。
要修路的人就是曾经在村里当过28年赤脚医生、5年村党支部书记,在弟兄中排行第五,性格开朗,助人为乐,被当地人官称为“五哥”,现在是民营北京长城安装修缮公司经理的王树善。每年“五哥”回故乡上坟、给烈士扫墓时,对这里面临严重毁坏和火灾威胁的情况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联合村、镇政府向区园林绿化局写了修防火路报告。当时区里没有专款,建议有实力的企业筹款修路。可是,谁都不愿做赔本生意,“五哥”接手了。为保护祖先留下的这片青山,他不顾流言诽语,毅然决然的筹款修这条防火路,为保护这片青山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2012年冬,深山冰雪封冻,五哥带着租用的3部施工机械进了大山,在这寂寞、隐蔽的深山里,他身穿谜彩服,头顶安全帽,手拿小红旗,施工现场拉上了五彩旗的警戒线,在路终点上德水插上一面五星红旗。随着晚辈们点燃鞭炮的劈呖叭啦响声,机械轰鸣启动,这就是开工典礼。
五哥站在挖掘机前边,随着小红旗的晃动,施工机械开始甩动,发出“嘭嘭!”的巨响。他前边选择路线,机械跟在后边挖掘,他既是道路的总指挥,又是设计师、工程师。冷风夹杂雪花呼啸着吹打脸庞,寒风穿透棉衣,脸和手冻得紫红,他在长满酸枣刺的丛林中、陡坡上、河沟内,来回奔跑选择路线,手脸被树枝划出一道道血口子,鲜血凝固的手上贴满了创可贴。
中午饭由自家人在山沟里用三块大石头支起锅灶,用木柴烧火煮方便面、烤馒头、烤山药吃。晚上下山住在沿河城村哥哥家,由74岁的嫂子做饭,星期天由子女们从门头沟送来粮菜。他患有腰肌劳损、糖尿病等多种疾病,每天施工下来,他的腰疼痛难忍,晚上就在火炕上翻“烙饼”,那个滋味真是让五哥受尽了折磨。但是,天一亮,他又带领机械手早顶辰星进沟,晚伴月亮下山。象二郎山的筑路大军那样在冰雪复盖的荒野劈山开路,碰到坚硬的花岗岩石,挖掘机钻不动,钢杆、爪勾断裂,只好另选路线。弟兄们隔三差五来工地,看到患糖尿病多年的他黑瘦了许多,都心疼的流下眼泪。
区交通局道路运输协会得知后,组织12人的慰问团专程到工地慰问他。当看到五哥蓬头散发,灰尘满面,在陡峭山坡上来回奔跑,两只手裹着层层白纱布时,大家震撼了。协会领导及会员们轻轻握住他受伤的手,动情的说:“五哥,你是民营企业的骄傲,为我们树立了造福于民的榜样呀!”他感慨的说:“我本来就是个农民,保护先烈和祖辈们留下的这片青山,打造首都西部生态涵养发展区,是我的心愿也是责任!”就这样,他在历经一个严冬的艰辛苦干中,投资了近百万元,修成了这条盘山55道弯,填沟10条,动土20万立方米,全长12公里的防火汽车路,并树立了里程碑。
2012年4月3日,原狮子沟村老少50多口人,开着自家车自发集聚到红旗飘扬的路终点上德水村,为他举行了非官方的通车典礼。随着鞭炮齐鸣,五岁的孙子王振袆,代表村中老少将一束鲜花送到爷爷手中,并说“爷爷让你受苦了!”大家争先恐后抢着同他合影,五哥顿时成了人们心目中的 “大明星”。同年5月,在路起点狮子沟口,举行了“狮子沟防火通道”揭碑仪式,区园林绿化局、区道路运输协会、斋堂镇政府、沿河城村等各级领导亲自参加。他们对王树善护林防火,保护大自然的模范行动,给了很高评价,区园林绿化局给予50万元的补贴。由园林绿化局、斋堂镇政府共立的花岗岩石碑上刻有188个字的筑路记,向人们述说了王树善的感人事迹。
王树善还开创了他人生中“五个第一”:门头沟区第一个辞去有行医执照医生,并谢绝当卫生院长改行经商的人;第一个从沿河城往黄草梁修旅游公路的人,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黄超为其题写了“沿黄公路”碑;第一个在石岩沟开采石场,为世界公园提供石料,被北京电视台报道《点石成金的人》;第一个为沿河城开发旅游个人捐款的人;第一个自费修复抗日昌宛县五区及刘恭烈士在上大水遇难旧址的人。
五哥他不是“烧包”,是真情建设家乡的最美修路人。
谢谢大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