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停歇的脚步

时间:2018-09-30【字号 超大    来源:门头沟区委老干部局 作者:
  高振山,退休已久,已达8旬。但倾注社区工作的热情不减反升,参与其中且特别在意和上心。
  一、退休照样抓大事:
  高振山退休前位居处级,宣讲文件作报告,令人诚服。2007年加入大峪街道工委讲师团,从事宣传十七大精神和奥运理念以及生态新区愿景,工具书刊就集中了十几种,在职时的史料和大事记等尘封的资料又重新派上用场。十八大以来的系列党课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一篇讲稿经常要花上十天半月,有时思路打开,一发不收到深夜,可谓废寝忘食。先后在二十余个社区讲课,培训党员数以千计。他经常用一首小诗和生动典故,把听众带入主题,赢得阵阵掌声。在讲到中国社会主义为什么会蓬勃发展,苏联为什么会解体时,用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进行有理有力的讲述。繁忙中,高振山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用他自已的话说,讲课使他收获颇多:即“增长了知识、受到了教育、广交了朋友、强健了身体、还尽了(党员)义务”。
  二、创建和谐当参谋:
  为当好社区两委班子的参谋、助手,高振山主动参加社区和谐建设研究会,并担任秘书长,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指示:即:“社区党组织要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社区党建新格局”。高振山与研究会的同志们认为,这一精神,不仅明确了社区党建的方针,也指明了和谐社区创建的方向,阐明了两种建设要突出的重点,以及理论基础的一致性、操作的互通性和目标的同一性。为此高振山和他的伙伴们提出:要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作为两大建设的最佳结合部和着力点。
  社区两委班子采纳了上述分析和形成的思路:整合楼院的人力资源,使党建与和谐社区创建在组建两级居民(恳谈、服务)工作站时,形成了有机结合,实现了小事不出楼,大事不出社区,使党的先进性与社区的和谐氛围不断提升。
  三、新生事物站前沿:
  说来也巧,高振山又迎来了新的任务,垃圾分类工作刚一开始,由于多种原因,垃圾分类指导员总是招不齐,社区干部一开口,他立即应承下来,“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垃圾分类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我理应尽微薄之力”。一到岗,就与众不同,按规定着装,佩带标志,俨然是整装上阵的战士。他的岗位常备三件东西,“为居民擦手的卫生纸、灭蚊蝇的杀虫剂和记事本”。遇有困难者,高振山接过垃圾袋亲手去分,虽然发出阵阵酸馊异味,高振山仍作得认真细致。他的岗位,不仅贴着垃圾分类提示,还摆着垃圾分类图板,每天用小黑板还要写上针对性口号。加上口头讲解,垃圾站成了宣传站。他还自制便于分类的铁钩子等工具。由于真情的感动,居民们主动按规定分类投放。使他从异味的醺蒸和繁重的劳动中得到解脱。其它垃圾站的指导员纷纷到他的站上进行学习,一时间这里开起了小型现场会。推动了全社区垃圾分类的有效开展。离开垃圾分类工作之后,他又以社区老年协会会长的名义,于2014年7月带头倡导成立了南路二社区“夕阳爱心余辉增色”志愿惠民服务队,队员达20人,每月活动一次,仅2015年,通过磨刀、磨剪子、理发、量血压等服务项目,服务居民就达1670余人次。
  上述故事,为进入老龄社会的中国,破解了世界性难题:即“老龄人口日增,给相对减少的社会劳动力增加了过重的负担”。但老年人,退(休)而未停歇的,服务社会的脚步,证明其并非(单纯)社会资源消费者,而同样可以继续参与社会资源的创造,并佐证了延迟退休政策制定的客观性和必要性。
北京老干部

微信关注
北京老干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