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老干部 守爱家中宝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小到一个家庭,大到整个国家,老同志一直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而离退休老干部更是如此。作为一名老干部工作者,我无时无刻不被这些老前辈们忠诚担当、乐观豁达、甘于奉献的精神而鼓舞,他们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贡献着光和热;同时,我更深深地被周围这些老干部工作者们用心倾听、用爱呵护、用诚奉献的事迹而感动,他们用“感恩之心,敬畏之情”的姿态,脚踏实地做好一件件暖心事,建起一座座连心桥,为老干部发光发热搭建一个个大舞台,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服务老干部,守爱家中宝”的工作誓言。
用心尽力,做好暖心事
“自打退休之后,感觉自己身边多了几个孩子,是这些老干部工作者让单位有了家的味道。”没错,老干部队伍就是一个相亲相爱的大家庭,把老干部当成亲人,要把老干部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让老干部真切感受到组织的关怀温暖。
首先登场的是一张神奇的A4纸,让你可以迅速地熟悉每名老干部的基本情况:出生日前、参加工作时间、退休时间、家庭住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乃至兴趣爱好、特长等。这是历届老干部工作者不断收集整理的成果,它可以让你像自家人一样掌握每名服务对象的基本信息,成为开展各种服务不可或缺的基本素材。近年来,精细化管理在老干部工作中逐渐推开,我们完善了专人专责制,明确了老干部工作的主管处级领导和专干员,有效地开展走访慰问、政策落实、学习培训、文体活动等各项工作;建立了老干部工作专题档案,具体到一人一台账,一事一登记,一年一归档,使工作系统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领导干部带头给老干部拜年已成成为了老干部工作的传统,从单位一把手到新入职的科员,大家都像过年回家一样去看望老同志,特别是生病的、家庭有困难的,更成为走访慰问的重点对象。这个时候,你会看到平时严肃严厉的领导变身和蔼可亲的晚辈,与老干部们更是握着手紧紧不放,聊聊最近工作、爱好兴趣和家长里短,了解老干部在物质生活和心理需求,为年初制定老干部工作计划打下基础。2015年,单位一名老干部突发脑梗,领导班子第一时间到医院看望并送去慰问金,并向上级部门申请困难救助,让老干部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咱们单位70岁以上老干部已经占了32%,这些老干部已经进入了”双高期“,对组织和亲人的依赖性心理不断增强,我们要在落实好老干部待遇的基础上,多看望、多关切、多办实事。”目前,老干部工作已经连续十年成为全局重点工作、局党组会讨论的重要议题,“一把手”亲自审查,从规划、执行、管理到总结,三个“多”逐渐成为工作常态。 从一张《老干部基本情况明细表》的小事,到全年计划乃至谋划“十三五”规划,工作者们用心尽力地做好件件暖心事。
用好渠道,建起连心桥
近年来,单位通过多种渠道架起服务桥梁:借力使力,将老干部吸引到组织周围;主动作为,结合形势开展各项活动;创新思维,加强老干部同社会各界联系,以此及时掌握老干部的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为紧密联系老干部、做好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奠定基础。
“能够把专家请到家门口给我们这些退休老干部上课,大大满足了我们了解形势、融入社会的需求!”许多老干部如是说。一直以来,我们紧密依托各级老干部活动阵地,积极组织退休干部轮流参加市区举办各类培训班、通报会和实践活动,组织退休干部参加区老干部宣讲团、树立先进典型等活动,并通过集体观看影片、参加文体活动等形式将思想教育融入文化生活当中。每次活动完,工作者都会一对一地向老干部征求意见建议,以老干部需求为导向,不断细化工作,力争把工作做到老干部心里。
面对比例高达95%的的退休党员群体,我们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召开退休党员民主生活会,由老干部们带着问题和诚意掀起了一股谈话谈心的热潮。谈话中,老干部和工作者们或者围坐一团,或者两两对话,大家放平心态,互相淘着心窝子交换意见,通过党组织生活,不仅使工作者们听到了老干部的心里话,征求到了宝贵的意见建议,也更让老同志对老干部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取得了支持、理解和信任。同时,我们持续为退休干部订阅《北京档案》、《门头沟档案》等杂志,教老干部们使用微信,通过走访、电话、短信、微信等途径多方建立交流平台,搭建沟通桥梁,使老干部与工作者的心紧密联系在一起。
用力开拓,搭建大舞台
有人说:老干部就是一本“地方志”、一个“资料库”、一部“活字典”,这句话对于档案史志单位退休的老干部再适用不过了。“留存凭史、资政育人、以启未来”是档案史志人的神圣职责,如何用发挥好这些退休老局长、老主任的作用,增添发展正能量,是扛着在老干部工作者肩上的重任。
翻阅近年区志、古村落志和京西党史研究丛书,你会看到那些被返聘的、重回岗位的退休老干部编史修志、著书的足迹,赵永高、韩春鸣、张广来等退休老干部在搜集整理馆藏史料的基础上,撰写研究文稿,用笔墨讲述难忘的京西历史;浏览北京市“档案馆日”的活动照片,你会看到老干部们发挥特长的身姿,闫锐伶等退休老干部走进学校开展“档案与书法”讲座,通过书法作品这种档案资料形式,将档案文化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打开《门头沟档案》的兰台风采,你将从篇篇文章中学习到老干部们数十年来的宝贵工作经验,王魁麟等退休老干部积极为《门头沟档案》投稿,同奋斗在档案史志工作岗位上的后辈分享工作体会;走到区委组织部、区建委等单位的档案室,你会看到退休老干部重拾专业、发挥技能为党和国家整理档案的忙碌景象,赵春香、李英等档案岗位上的退休老干部正在用实际行动践行者活到老、干到老,“为党管档、为国守史”的庄严承诺。
迈入“十三五”,我们第一时间开老干部座谈会,就制定门头沟区“十三五”时期档案史志事业发展规划听取退休老干部的意见和建议。老干部们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围绕档案史志资源开发、历史文化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发表了即有前瞻性、又有可实践性的意见建议,为进一步完善规划内容,做好“十三五”期间各项事业发展奠定基础。同时,我们持续加强老干部思想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组建单位退休老干部微信宣传员队伍,鼓励退休老干部参加区老干部宣讲团,目前已有4名老干部成员宣讲团骨干力量。
如果说退休老干部是一座智慧宝库,那老干部工作者就是手持钥匙、保护财富、开发宝库的守护者。正是有了这些默默无闻的工作者,老干部才得以享受更加贴心关爱、别样精彩的晚年生活,才得以继续展示着阳光心态、体验着美好生活、畅谈着发展变化,凝聚在在党旗下灼灼发光发热!工作者是美丽的,奉献者是快乐的,为老干部服务更是充实而有意义的,为奉献者奉献,共同守爱家中宝!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