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老相帮的志愿便民服务队
我居住在大峪南路二社区,我们社区居民有个特点叫做“两老一不老”,那就是“房子老、人员老、爱心不老”。为什么这么说呐?听我给您从头道来。
我们小区还是属于福利分房的产物,是建的比较早的那种,大多数居民都是京煤集团的老职工,他们当中既有年老体弱的、也有行动不便的、更有几个空巢老人,这些老人在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困难,面对这种现状,一支由老年人组成的“夕阳爱心、余辉增色”志愿惠民便民服务队应运而生了。
这支队伍是由居住在这个社区的20名老党员组成的,他们当中年龄做大的已经80多岁了,本着习近平总书记:“社区虽小,连着千家万户,做好社区工作十分重要”的指示精神,在社区党委领导支持下,我们根据大家的特长,分别成立了为居民义务磨刀、磨剪子的“磨砺情深组”、为民免费居测量血压的“贴心医疗组”、 为居民上门理发的“银发飞舞组”。“夕阳爱心、余辉增色”志愿惠民便民服务队成立的消息贴在社区院内,居民们一见到通知,那高兴劲就别提了,奔走相告,纷纷议论,这回可好了,理发可以不跑理发店了,有小病、量血压也不用去医院了。
“磨剪子磨刀喽”,这清脆的呼声每月都在社区想起,那是磨砺情深组的成员每月集中一次的为大家磨刀、磨剪子,到那个时候,有需要的人家,手里拿着旧剪子、旧刀自动排成一排,说着、笑着、等着,磨砺情深组的成员在挥汗如雨的干着,尽管很累,但是他们看到大家的笑脸,听着一声声的谢谢,心里的成就感满满的,每当这个时候,一群老人聚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和谐的书画。
“当-当-当-,老孔开门喽!”每当这亲切的声音按时响起,95岁高龄的孔祥生老人就笑的像个孩子,这是银发飞舞组69岁党支部委员刘淑琴同志定期上门为孔老理发来了。在这个社区,有7、8位老人不能出门,银发飞舞组的成员坚持为老人们上门理发,为不耽误他们理发,小组成员做出一份明细表,将每位老人理发时间详细的标注在上面,正是这种详细认真的工作,时时温暖中每一位不能出门的老人的心,也让这些老人有了一些期盼,每次理发,他们边理边聊,话题既有政治、经济,又有文艺、笑话,大到能说到国际、小也能聊到三餐,就这样说说笑笑,让这些寂寞的老人开心不已。
“铃-铃-铃-”,半夜里我家的电话突然想起,“老高快来看看吧,我家老李头晕的站不起来了!”放下电话,我拿着血压计连跑带颠的来到老李家,先为他量了血压,再为他听心跳,嗨哟,血压还真高啊,快吃半片降压药,再打120,一阵紧急处理,当120赶到时,病人的情况已趋于稳定,医生也直夸我处理得当呐,这是贴心医疗组服务的一个缩影。医疗服务组每月也集中为社区老人量血压,每当这时,居民都络绎不决,排队等候,有的居民看服务人员很辛苦,汗流浃背,还送来茶水、矿泉水。我们这些队员,还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报、维修水管、小家电等。
“一份辛勤、一分收获”。我们这支服务队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特别是大峪办事处党委给了我们很高的赞许,今年二月大峪街道办事处奖励大峪南路二社区“”夕阳爱心、余辉增色“志愿惠民服务队人民币8500元。我们用这8500元购买磨刀石,电推子,血压计、听诊器等为民服务工具,让这支队伍更加发展壮大了,我们的干劲也更足了。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多种养老的方式将会出现,我想也许会有一种叫居家”老帮老“吧,那也许就是现在我们正在做的呐。毛主席曾经说过:”人总是要老的,老人为何可贵呢?如果老就可贵,那么可贵的人就太多了,因此,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标准。就是说可贵的是他一辈子总是做好事,不做坏事,做有益于人类的事,不做害人的事。“在毛主席眼中,坚定的信仰,执着的追求,不息的奋斗,是中国共产党老战士、老前辈、老党员、老干部、老同志的真正内涵,也是他们留给后人的最宝贵财富。
我也追个时髦,用一段改编的的歌词结束今天的演讲: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老汉三个帮,为了老人都幸福,老帮老来热心肠。
相关新闻
- 北京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小关分中心安防监控硬盘录像存储扩容项目中选结果公告2024-11-07
- 2024年北京市离退休干部徒步大会(秋季)成功举办2024-10-29
- 比选公告2024-10-28
- 《晚晴》 白衣仁心筑未来2024-10-28
- 怀柔区举行干部荣誉退休仪式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