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然回首 情暖我心--来自一名新四军老战士的来信
在抗日战争胜利七十三周年纪念日即将来临之际,今年三月,我接到单位通知,北京市委、市政府为了关心、爱护和提升老同志的健康水平做出决定,从四月一日起,凡是抗日战争时期参加工作仍然健在的老同志,每天配送一瓶优选三元牛奶到户。接到通知的那一刻我的心情无比激动,市委、市政府的这一举措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我的心灵深处激荡起层层涟漪……
为老同志配送牛奶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我们老同志身心健康的关心和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我们,一瓶牛奶彰显出党和政府对老同志政治上的关怀,精神上的慰籍,生活上的爱护;一瓶牛奶让我感触很深,它就像一股暖流迅速流遍我的全身,涌上我的心头,给我激励,让我感动。党和政府的恩情让我永生难忘,让我此生感悟到一个真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人民政府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蓦然回首,党的关怀福至心灵,情暖三生。回顾我的一生,是共产党新四军改变了我的命运,是共产党新四军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让我过上幸福生活,安享晚年。一瓶牛奶,勾起了我对昔日人生历程的回望与记忆,我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人间真情,感受到人民政府的温暖。
蓦然回首,在我成长的足迹中,无时无刻都离不开党的精心培养,是共产党把我从一个穷小子变成了国家的栋梁!自我懂事的时候起,因家境贫寒,致富无门,我的生活就离不开拾荒要饭,在我16岁那年,我的家已经支离破碎,我被迫离开了我的家乡江苏高邮县,往南走20多里,来到江都县水网地带的一个小村庄,在二哥(新四军)的影响下自愿报名参加了新四军,成为苏中十八旅卫生部下属的一个卫生员。在进行了短期的基本培训后,我被分配到战地医疗所,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从那一刻起我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转折。因为我那时年纪很小,个子又不高,双脚并在一起还没有老式步枪高,所以不能下到连队一线为战斗员服务,只能在二线救护医疗所协助救护、照顾伤员。当时对我来说,我还是一个娃娃兵,是一个什么事情都不懂的小兵,是一个完全不合格的“兵”,在卫生所三四十人中,数我的年纪最小,所里战友们都叫我“小鬼”。
1945年我参军,这一年是抗日战争结束前的最后一年,是苏中新四军战斗最频繁的一年,是形势十分紧张、指战员最疲劳的一年,也是新四军伤亡最多的一年。但在我们苏中地区,由于地处江苏长江北岸,有五六个县被称为里下河,是一片低洼之地,河网密布,河流纵横,水网遍及各县,到处都是芦苇荡,这里是苏中地区生态环境最美、最好的地区,也是苏中最落后的地区,当然,这里也是新四军打游击、赖以生存之地。我参军的上半年,苏中地区日本军队的活动还十分猖獗,“三光政策”在苏中各地到处可见,我所在的医疗所跟随部队在苏中敌后转来转去,天天夜行军,不过对我这样一个吃过苦的娃娃来说倒也算不了什么,我入伍以来还没有参加过大的战斗,都是一些“小打小闹”,打一些日伪军设防薄弱、兵力不多、战斗力不强的村镇小据点,我们经常是夜间突然发起攻击,全歼守敌。有时候遇到小股日伪军下乡扫荡,出其不意地伏击,全歼立足未稳之敌。许多小据点的战斗几乎是零伤亡,天亮前结束战斗,打完就走,立即转移。伏击战一般都有一些伤亡,但是付出的代价很小,缴获的武器、弹药、物资较多,战斗结束后,很快把重伤员放在担架上,抬到船上往后方医院送,轻伤员随同医疗所行军,治好后回到原部队。我参军的下半年,也就是日本宣布投降的前夕,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活动在苏中地区的新四军转守为攻,各自攻打驻守在村镇的所有日伪军据点,扫除、歼灭在农村的日伪军,不断扩大解放区的范围。“八一五”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苏中新四军集中优势兵力开始攻打、收复苏中的县城,日伪军顽固抵抗,拒不投降,苏中攻打日伪军的战斗一直持续到1945年12月底才结束,夺取的县城与农村连成了片,实现了全部解放。我从2月到12月,在十一个月血雨腥风的战斗中逐步成长起来,我这个娃娃兵越来越勇敢,能做些什么就尽力干好什么,大事干不了,小事抢着干,我就这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做起不平凡的事情,我把比我大二十几岁的伤员当作长辈、父亲对待,比我略大一些的伤员当作长兄、哥哥对待,不分白天黑夜,不怕艰苦,不怕脏累,为一线下来的伤员端屎端尿,喂水喂饭,服消炎药,打抗毒素针,更换未固定好、包扎好的夹板、敷料、绷带,虽然做的都是小事,但是我深知小事做不好也会危及伤员的生命。在战斗最频繁的关键时刻,医疗所接受了一批又一批伤员,我就跟着医生、护士们一起救治伤员,给他们打下手,我既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业绩,也没有做出特殊的贡献,但是看到因为我们的努力,伤员们身体渐渐复原重新走上战场,我又无比欣慰,而那些因伤势过重牺牲离开人世的英雄们也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也正是他们的英雄壮举一直鼓励着我,激励我奋勇前行,让我在战斗中迅速成长。1946年初,抗日战争结束后,医疗队在总结抗战工作时特别表彰了我在抢救伤员、护理伤员、后送伤员中突出的表现,这一切让我备受鼓舞。1946年1月经讨论提名,两人介绍,在我刚满十七岁时批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我成为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这种入党被称为抗日战争火线入党,这是我在经历了抗日战争考验后所接受的党给予我的最高荣誉,这是一种无形的温暖和鼓舞!
蓦然回首,当年战斗的岁月仍历历在目!每当我早上去取牛奶时,手里拿着这小小的一瓶牛奶,虽然只有240毫升,不足半斤,但是在我的心里却沉甸甸的,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我跟那些在抗日战争中浴血奋战、流血牺牲的同志们相比,我简直是太幸运、太幸福了!我参加抗战的时间并不长,做的事情也不多,如今却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对我生活上的如此照顾,我心怀忐忑。我要感谢党组织和市政府的这一份温暖,永远把这份温暖牢记心间。在我的心里它已不是一瓶牛奶的分量,它重于泰山!这份沉甸甸的关爱与温暖胜过天下一切的爱与幸福,我是在共产党新四军这个大熔炉、大学校里培养、锻炼成人,学会了救死扶伤的本领,党的恩情似海深!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抗战结束后我又参加了三年解放战争。在渡江战役后,被调到华东警备第七旅独立第四营,在江苏、安徽、浙江一带三角地区参加了继续消灭逃往山区、湖区的国民党成建制残匪的战役。此时的我已经从一个娃娃兵成长为业务骨干,从卫生员成长为医务员,最终成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医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解放后,我更是全身心投入到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洪流中,无论是在部队还是在地方,无论是逆境还是顺境,无论是建国初期经济建设还是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都用坚强的革命意志战胜了各种困难与挫折,用百折不挠的革命热情积极进取,我的救命恩人是共产党新四军!我亲身感受到来自党和政府的温暖情怀,共产党的恩情早已在我的人生历程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迹。
我今年八十九岁了,岁月不饶人,但是我还不服老,我的一颗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心将永远不会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之心将永远不会老!我要坚定党的信念不动摇,拥护党的领导不动摇,遵守党纪国法、严于律己,保持党员的本色,做一个老老实实的共产党员。在任何情况下,我都应该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好学的习惯,好学的风气不能丢,要不断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时刻武装我的头脑,提升我的理念,让我的革命意志长存不衰!
人常说,“人怕老,树怕空”,我虽然老了,但是我什么都不怕,有党的思想鼓舞充实自己,只要有一口气,我既不能离,也不能休,我发挥我的余热,做一些力所能及、老有所为、老有所用、老有所帮的小事,履行党员的义务,多做好事,为国为党争光。我要像歌里唱的那样:“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它好比大松树冬夏常青,它不怕风吹雨打,它不怕天寒地冻,它不摇也不动,永远挺立在山岭。”我就要做那棵老松树,根深叶茂,长成参天大树,让老百姓在这棵大树下,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我要力争多活几年,期待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发展壮大,让我这个老战士能够亲眼看到当今伟大的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升起火红的太阳普照中国大地,全国上下齐心合力走向新征程,让宏伟的目标、美好的蓝图、未来的憧憬尽早实现,帝国主义欺负我们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蓦然回首,情暖我心,我要感谢党的教诲让我走进人生的辉煌,我要感谢党的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让我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党和政府对老同志的关怀如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我,激发我不断奋进,砥砺前行!“莫道桑榆晚,感恩勿相忘”,我会永远铭记党的这份恩情!
相关新闻
- 北京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小关分中心安防监控硬盘录像存储扩容项目中选结果公告2024-11-07
- 2024年北京市离退休干部徒步大会(秋季)成功举办2024-10-29
- 比选公告2024-10-28
- 《晚晴》 白衣仁心筑未来2024-10-28
- 怀柔区举行干部荣誉退休仪式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