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过年的几件往事

时间:2018-03-02【字号 超大    来源:西城区委老干部局 作者:马恩慈
  再过几天,春节就到了。闲暇无事之时,亦常忆起往事,而逢年过节的趣闻,则是娓娓不休的话题。
  童年最高兴的时候,莫过于过春节。不仅能“穿新衣戴新帽,有说有笑放鞭炮”,更可喜的是春节前后几天没有寒假作业,得到了彻底的放松。这时,父母长辈们或打扫屋舍、或置办年货。
  各家商店张灯结彩,人来人往,热闹非常。过年时有一样食品是要买的,这就是果脯,北京人俗称“杂拌儿”。果脯最早的起源,有史料记载可追溯到三国时代,当时人们为了解决鲜果不耐保存的问题,将鲜果浸入蜂蜜内,蜂蜜能起到防腐、保鲜增添甜味的功效。北京果脯制作相传始于明末皇宫御膳房,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果脯与“国富”谐音,具有“国强民富”之意,因此深得宫廷喜爱。清朝,果脯制作技艺由宫廷传入民间,在宫廷与民间广为流传。北京果脯采用宫廷传统秘方, 用新鲜水果经过去皮、取核、糖水煮制、浸泡、烘干精制而成,口味酸甜适中、爽口滑润、甜而不腻、果味浓郁。买回家后,父母给上几块,慢慢咀嚼,好不惬意。在笔者的记忆中,一般的食品店销售的都是混糖果脯,唯有朝阳门外关东店信远斋出售的是蜜饯果脯,其味道独特,外观鲜艳,只见红色的金糕、白色的瓜条、黄色的桃脯和梨脯、绿色的青梅,加之晶莹透亮的糖水蜜汁,让人不忍放手。
  腊月二十三,即小年前后,食品店便开始销售关东糖。关东糖又称灶王糖、大块糖。一年之中,只有在小年前后才有出售。关东糖是用麦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制品。相传,关东糖是用来祭灶神的。乳白色的大块糖,一般有三寸长,一寸宽,扁平,呈丝条状。此外,还有扁圆形状的,俗称糖瓜。关东糖放在嘴里一咬,又酥又香,有粘性,可以拉出很长的糖丝,有一种特殊风味。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关东糖已成为男女老少十分喜爱、广为享用的一种食品。
  小年之后、春节之前这几天之内,凡是有嫁出姑娘的家庭都要备好礼品去看亲家,有的是姑娘的父母亲自去,有的则是姑娘的哥哥或弟弟去。这一礼节,京城人称之为“给姑奶奶追节”。目的大概有两个:一是自家姑娘在婆家无论说话、干活有不周到的地方,公公婆婆能够给予谅解和宽容;二是婆婆家若欺负自家的姑娘,娘家还有人为其撑腰,甚至打抱不平。作为“人以礼为先”的北京人,第一点是最主要的,第二点则是次之又次之。
  随着正月初一零时敲响,拜年的礼仪也正式开始。依笔者之见,拜年不外乎这几种情况:
  子女给祖辈和父母拜年。这其中或有未婚少男少女、或有结婚的儿孙带领晚辈拜年。各位老人喜笑颜开的同时,也要给晚辈红包,即压岁钱。随后,全家围坐在一起,共进年夜饭。京城回民儿孙辈给父辈祖辈拜年则是在初一上午,午饭是打卤面,里面的牛(羊)肉、葱花、姜末、黄花、木耳等经煸炒放汤勾芡,甩上鸡蛋花,各种佐料都粘合在一起,象征家庭美满和谐;面条又好吃又吃得快,寓意一年顺顺利利。
  三、四十年前,京城百姓都住在四合院,大家见面都要彼此抱拳互道:“过年好!”初一上午还要到左邻右舍家,给邻居家的老人拜年。
  初二这天,女婿(姑爷)女儿领着孩子、拿着礼品来给岳父岳母拜年。以前,京城有一说:“姑爷是娇客。”岳父岳母虽是长辈,不仅要以礼相待,而且要高接远送。当然,目的就是希望婆家特别是姑爷对待自己的女儿能够关爱友善。
  在过去的一年里,或有人在工作中给予帮助、或生活上给予资助,借过年前去拜访,以示感谢之意。
  礼节性地到单位领导和同事、朋友和同学等家拜年,借此表达友爱之心。
  现在科技的发达,利用微信,把拜年的话语在手机上群发,既简便省事,又节省了许多时间。然而,作为父母长辈还是希望晚辈能够“常回家看看”。
北京老干部

微信关注
北京老干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