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家报》传亲情

时间:2018-09-28【字号 超大    来源:西城区委老干部局 作者:杨慕兰
  十年前,同时退休的我们老俩口创办了一份名为《家报》的家庭报纸,一台电脑、一部黑白打印机、一个订书器就是“报社编辑部”的全部家当。在过去的3500多个日日夜夜里,《家报》记录着大家庭中的岁月芳华,将散居在国内外的亲友紧密相连,传递血浓于水的亲情,延续和谐文明的家风。今年是《家报》创刊10周年,小小一份报纸已经出版82期,增刊7期,共刊发了380多万字、万余张照片。
  创刊伊始 全家老少皆上阵
  《家报》是在2009年五一劳动节创刊的,已经进入第十个年头,提起创刊的往事依然记忆犹新。一次大家庭20多人出游颐和园,女儿、侄女被温馨气氛所感动,提议办一份家庭报纸记录下这些美好瞬间。老伴儿及哥哥、姐姐们当即拍板,说干就干。我爱人王和从事新闻工作30多年,有着丰富的办报经验。由此,由他领军,家报就办了起来,从组稿到排版,再用打印机印出A4纸的内文,最后装订成册。第一期尽管是全黑白打印,首期只有薄薄的28页纸,但是当《家报》创刊号发到每一位家人手中时,大家兴奋地在饭桌上开了第一次“评报会”。
  一家人都愿意把这份报纸继续办下去,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这份家报由12位同辈老人组成“元老咨询团”,为了人人有事情干而设立了责任编辑、文字记者、摄影记者、图片总监、艺术总监、发行总监等10个责任岗位。为了报纸的观赏性,需要很多图片,幼小的孙辈便成为这份报纸的专职照片模特。就这样,大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融入了《家报》。
  从第二期开始,《家报》的封面改为彩版,即由家人拍摄照片、设计成型后交给复印店彩色印刷,一下提升了视觉冲击力。家报不仅有了彩色的封面和丰富的稿源,还成为连接这家人的幸福纽带,慢慢地很多族中亲友也被邀请成为“特约记者”。他们将各自小家庭中尊老爱幼、婆媳和睦、孝敬长辈、爱岗敬业、子女成长等其乐融融的场景、趣事,都呈现在《家报》上,记录下整个大家庭和谐生活的点点滴滴。
  十载笔耕 老幼互勉共成长
  “族人信息、忆往叙今、相携互勉、家和事兴”是我们这份家报的十六字方针。十年里,《家报》让每个家庭成员都有了各自的成长变化。特别是因为《家报》,老一辈们有了动笔的热情。家庭成员许多从事理工行业,起初提笔就发怵。81岁的二姑姐王永宁是一位航空工业研究人员,多半生和飞机图纸、数据打交道,22岁就曾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如今二姐年事已高,又不会电脑打字,甚至很久都没有动笔写字了。在家人的不懈鼓励下她重新拾笔,从二三百字短语写到两千多字的长文,先先后后投稿几十篇。看到自己的文稿变成铅字跃然纸上时,手捧《家报》的二姐连声说:“我也年轻过,奉献过,我的经历现在看来也是财富啊。”
  远在沈阳的84岁的大姑姐王宜静过去从事军工企业研究和生产,对文字写作也有些发怵,也不会电脑录入。但大姐在80岁高龄学会了电脑打字和微信发稿,投稿特踊跃,进步显著。
  对于孙辈,《家报》则是一部成长史,孩子们成长点滴被记录下来。光阴荏苒,他们也从参与者变成了记录者。我家的侄孙女王雅桐今年12岁,儿时是《家报》的封面人物。上学开始认字了,就混杂着汉语拼音开始写作。她和王和四爷爷约定,只要在《家报》上发表10篇文章就能够升为记者。从此以后就笔耕不辍,如今早已成为孙辈中的首席小记者,也是弟弟妹妹们学习赶超的对象。写着写着,这些孩子就都长大了。
  海内存《家报》 天涯若比邻
  十年中全家人因《家报》相聚。孙辈们稚嫩的文字,记录着他们成长的快乐与苦恼;子女们流行的网络用语,反映着时代的节拍;长辈们对往事的回忆,让晚辈们穿越时空,体会到父辈们为社会、为家庭幸福付出的艰苦努力。缅怀亲人的文章感人肺腑,参加活动的心得正能量满满,故地寻根的故事让人顿感纸短情长……
  《家报》为保持同外地亲友的联系,专门设置“家书抵万金”栏目,将散居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上海、西安、济南、沈阳、四川等世界各地的亲友紧密相连。通过这份报纸,天各一方的二十几个小家庭连续不断记录各自家长里短。一家人都在用心地做着同一件事儿。每逢发行日,家人都抢着看,急着读,爱不释手,足以说明家人的需求和期待。
  《家报》走过了十年,硕果累累,可以说是全家智慧的结晶,也可以说这里是最温暖的终端。这份《家报》,成就了家人喜好舞文弄墨,喜好拍照摄影;成就了把快乐浓缩在《家报》,把甜蜜穿梭在《家报》,将自信自豪展现在《家报》,让每一份家园情怀呈现在《家报》。
北京老干部

微信关注
北京老干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