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中秋节

时间:2018-09-28【字号 超大    来源:西城区委老干部局 作者:康广云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
  中秋节是在秋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耕社会,而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分之时棉花吐絮,烟叶也由绿变黄,正是秋收作物收获的大好时节。为欢庆丰收,表达喜悦心情,人们在秋分举行庆祝活动。古时没有中秋节,只有秋分的活动,后来秋分的活动与天上的月亮联系起来,人们将活动由秋分改为八月十五这天集中活动,我国农历八月十五,恰值三秋之中,故称中秋节。
  “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朝,《周礼·春官》中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拜月)等活动。农历八月十五正是月亮满圆之时,整个夜晚都能见到明月,故有中秋节赏月习俗。此习俗最初由古代宫廷达官贵族兴起,后扩到黎民百姓,唐朝将此定为固定节日。《唐书·宗记》中记载,“八月十五中秋节”。唐诗中也有“八月中秋月正圆”之说,故将中秋节亦称为“端正月”。到了宋代,形成了以赏月、拜月为中心的中秋民俗活动。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已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时令食品。这一时期,中秋赏月风俗极盛。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进行赏月。每逢中秋节,京城所有店家、酒楼、文娱场所都要重新粉刷一新,牌楼上张灯结彩,门庭若市,生意异常繁忙。一些富有人家登上自己的楼台亭阁,座位前摆放着新鲜水果和精制食品,全家人团圆,共赏明月。而普通百姓登楼望月,自寻欢喜,愉悦身心。中秋之夜,热闹非凡。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中秋拜月、吃月饼、烧斗香、点塔灯、放天灯、舞火龙、玩赏兔儿爷等节庆活动与风俗。中秋赏月、吃月饼、吃团圆饭等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谈到中秋,令人联想到“玄宗游月”的传说故事。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心血来潮,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入青天,漫游月宫,但宫前看守警备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边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笛奏起,乐声阵阵,清脆流畅,动人心弦。唐玄宗将乐曲记在心中,回到宫里,努力回顾当时的意境,回忆当时的乐曲与感受,亲自写出一首歌曲并令舞女排舞,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霓裳羽衣曲》即《霓裳羽衣舞》,歌词是这样的:
  春花秋月
  故国千载情归何处
  鹤诗鸾赋
  谁人曾知霓裳羽衣舞
  君不见巫山云雨红袖添香
  君不见惟寄长歌忽忆霓裳
  曲终人未散 
  这首歌舞曲描写唐玄宗在中秋佳节,向往神仙而去月宫,见到仙女的神话故事。其歌舞、其音乐、其意境都着力描绘虚无缥缈的仙境和舞姿优美的仙女形象,给人以身临其境的艺术感受。
  京剧《大唐贵妃》中的《梨花颂》,反映了唐玄宗李隆基与爱妃杨玉环的真挚爱情,与《霓裳羽衣曲》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梨花颂》“蝶恋”中,爱妃杨玉环唱道:
  梨花开,春带雨
  梨花落,春入泥
  此生只为一人去
  道他君王情也痴
  天生丽质难自弃
  长恨一曲千古迷
  长恨一曲千古思
  古代歌舞《霓裳羽衣曲》与当代《梨花颂》可谓是跨世纪跨时空的“姐妹乐曲”。舞曲如飞泉鸣玉,出神入化;戏曲似高山流水,扣人心弦。戏文华丽大气,戏曲韵味十足,令人震撼,令人陶醉。
  我国中秋节有吃月饼的风俗,“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又有“宫饼”“团圆饼”之称谓。最初月饼只是像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历来人们将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俗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之说。中秋之夜,全家团聚,将大一点的月饼切成小块分与个人,和家人一起分享,寓意全家团团圆圆、圆圆满满、快快乐乐。
  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也越来越精细,外形美观,饼面上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例如“嫦娥奔月”“中秋团圆”“花好月圆”“玉兔迎秋”等。《燕京岁时记》中载:“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为京都第一”。
  如今,月饼品种多种多样。北京稻香村每到中秋节期间,都会推出一些新品种,譬如:“如意结”“胡同情”“中秋福月”“玉兔纳福”“京城秋韵”等。月饼香甜适口、品种新颖、包装别致、寓意深刻。月饼可以做为礼品馈赠亲友,联络情感。

相关新闻

北京老干部

微信关注
北京老干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