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中学七十年

时间:2019-04-28【字号 超大    来源:西城区委老干部局 作者:齐力书
  我出生在河北省平山县,所以,河北是我的故乡;1956年上大学来到北京,直到今天,我在北京度过了63个春秋,所以,北京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在河北上中学,又在北京教中学,我的一生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我亲历和见证了70年两地中学从破烂不堪发展到现代化的全过程。本文就是要讲两个故乡中学70年巨变的故事。
  建国那年,我考上了正定中学,三年时光匆匆而过,也没有感到有什么特别之处,直到后来回忆时,才惊讶地感到了情景的不可想象:我们班50个小伙伴,竟是来自石家庄、保定两个地区的十几个县,同一个县的同学只有几个人。这种情景现在都不敢想象。何以造成这种情形呢?这是因为当时我们周围十几个县都没有中学,只有正定有一个中学,学生上中学只能集中到这个文化古城来。学校招生考试那一天,只招100人,却来了2000多名考生。我们这些十二三岁的孩子,只能背着背包,从几十里或一、二百里外的村庄,跋山涉水到正定来上学。当时教育的落后可见一斑。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北京43中当老师。43中坐落在著名的文化街琉璃厂的南侧。这所1960年曾获得北京市红旗单位的学校校舍竟然是破烂不堪的三个小楼。学生有歌谣云:“四十三中三破楼,学生见了就发愁”。到底破到什么程度,我可以给你说一段我的历险记。一次我在一层楼的一个教室里上课,忽然听到顶棚的楼板有断裂的声音,随着飞下沙尘。我仰头一看,一大块顶棚正要落下来,我大喊一声“同学们快跑!”师生刚涌出教室,一大块顶棚就落了下来,灰尘弥漫什么都看不见了,幸亏没有伤到人。
  教师队伍,基本上没有正规师范大学的毕业生,教学设施更是残缺不全,没有大操场,学生课间操只能在楼间院子里做。说到设备,学校还真有一辆大卡车,但那卡车就像侯宝林相声里说的那样,除了铃儿不响其它哪儿都响。一次刚开出校门,一个车轮就掉了,幸亏未伤及路人。
  后来,我调到北京市十五中工作,该校是市重点校,学校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建的。不知是设计师的缘故还是地方的限制,把操场放在两个教学楼的中间。操场上体育课的口令声、跑步声、叫喊声和教师的讲课声比音量,老师讲课只能扯着嗓子喊。更不可理解的是楼上没有暖气和厕所,冬天学生挨冻还不说,没有厕所可苦了学生,一下课,学生一齐往楼下跑,忙着上厕所,上课铃响后才匆匆跑回来,犹自气喘吁吁。其原始状况竟然如此!
  70年过去了,情况如何呢?我年岁大了,很少回老家,但故乡有我的老同学和亲戚朋友。老同学告诉我,今非昔比,故乡已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乡乡有中学,再不用像我们当年那样百里求学了,而且还有了各种职业学校,为故乡培养着各类建设人才。现在农村孩子上大学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大学生也不是鸡窝里飞出的金凤凰了。亲戚朋友每谈起来,总会跟我念叨村里有多少孩子上大学了,谁谁家的孩子还是研究生呢!而且说我的故乡还出现了河北甚至全国的名校。我在惊讶之中,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再说说我的第二故乡--北京。43中的破楼早已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大操场宽敞开阔;再不用楼间做操了,体育器械应有尽有;教师队伍不仅都是师范科班出身,而且学科齐全,老、中、青互相衔接。虽是普通学校,教学质量、升学率可以比肩重点学校。
  十五中更不得了,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投巨资重建学校,淡黄色的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比肩而立,且造型新颖,成为当地的一个惹人注目的景观。更有体育馆、塑胶跑道,教学设施一律是现代化的。校园楼顶建了花园,整个校园花团锦簇,空气中都弥漫着花香。教师队伍更上层次,15中的老师已不光是大学生了,不少博士、硕士纷纷走进十五中的大门。学生基本上是市、区的高材生。学校设立了留学生班,韩国等国的留学生也慕名而至。毕业生则进入全国各地的名牌大学。
  两个故乡中学的变化,只是70年中国教育变化的一个缩影,我为我的京内、京外两个故乡的中学骄傲,更为中国的教育骄傲。历史的70年只是弹指一挥间,70年却使我国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在世界上也是一个奇迹。
北京老干部

微信关注
北京老干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