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印迹 辉煌的成就

时间:2019-08-08【字号 超大    来源:西城区委老干部局 作者:张克勤

  我是建立新中国后,党培养的干部,孩童记忆是北京和平解放的锣鼓。抚今忆昔,我们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可爱的祖国啊!今天,在你70岁生日到来之际!我为你欢呼,我为你骄傲!

  参观伟大变革的大型展览时,那熟悉的自行车、手表、电视机和BP机、大哥大还有曾经的各种票证,让我思绪的航船,泛起记忆的浪花。

  我是在一条叫酒醋局的胡同里长大的。据说该胡同从明朝就有,附近有传说当年修建钟鼓楼挖土时形成的前后坑。而解放初期,我见到的不是坑而是老北京一处有名的垃圾堆,小时候常到土坡上玩。看到满载脏土的车和捡破烂的穷人,我还帮助推过车。时间不长,随着建国初年,大搞爱国卫生运动,垃圾山搬掉了,人民政府盖起了一排排新房,老百姓在这里乔迁新居。当年北京多数大杂院,是土厕所,夏天到处是蚊蝇蛆虫。后来胡同盖起了“官茅房”,就是而今的公共卫生间,居民生活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今天更好了,赶上了“厕所革命”,新一代厕所卫生、安全、舒适、环保,有的还伴有音乐,热水洗手和卫生洁具。说到水,老北京市民大多吃井水,我小时就帮家里去附近庙里挑水或到邻居院里去担水。上世纪50年代,政府陆续在胡同里装了自来水站,也就有了老百姓打水洗衣、淘米洗菜和相互交流的热闹场所。后来水管接到院里,进而入户。原来北京人期盼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当今,烧水做饭、冷暖空调、通讯电器,就多数老百姓来讲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科学化、进而智能化。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大大提升了。据媒体介绍,北京鼓楼后有个赵府街副食店,那是1950年建立的。我曾好奇地回访过,还是老样子,三口大缸。老百姓可以零散打黄酱、打酱油、打醋。仍然用老式台秤和算盘,现在成了人们追忆乡愁的“老物件”。这家店是我当年凭本购货和半夜起来排队购买冬储大白菜的老地方。现在,我有时间就逛东单西单,造访过重张开业的崇文菜市场和朝阳菜市场,沃尔玛、大悦城等大型超市、商场,我还特意到百货大楼买散装巧克力和劳动模范张秉贵的儿子合影。北京变样了,在传承与发展中蜕变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我居住生活工作的西城也发展了,解放初期马路都是土路,当年地安门和旧鼓楼大街开来汽碾子匝道铺油漆我可高兴了。那时街上车不多,我印象最深的是有轨电车是“四路环行”,“六一”儿童节孩子们可以免费乘车。记得,最早8路汽车是经过旧鼓楼大街豁口到黄寺。我放学就常到豁口车站,看背着炭炉子的8路汽车,到站添炭加水,司机和售票员用手摇动鼓风机,待炭在缺氧情况下,燃烧产生煤气,然后再启动。直到1960年大街上还有过背着大气包行驶的汽车。因为我们当年没有气体压缩设备和技术。现在北京交通1000多条公交线路,再加上飞机、地铁、高铁等,四通八达。有信息说我们国家的交通线路已跃入世界第一。经常走的平安大街在50年大庆前拓宽了,大阅兵时坦克车就在此通过。有300年历史的菜市口也在1999年8月打通了,建成宽70米的马路。现在的西城区高楼林立,各种现代商厦、金融、科创、实验区开发区,取代了低端的服装和小百货市场。且看:1987年迎亚运而建的月坛综合体育馆、1990年建成开业的华威大厦、西单购物中心;1992年建成的区文化馆;2007年落成的区文化中心缤纷剧场等建筑。还有1959年8月建成的人民大会党、民族宫、电报大楼等10大建筑,也都彪炳新中国建设的伟大成就而矗立在西城。日新月异,新时代新气象,更新更美更大的成果正在层出不穷的涌现。包括我们区委老干部局办公场所和活动站,也是随着西城的经济社会发展。先是政府院内一间办公室,后迁至护国寺街64号,再迁到万明寺小区改造后楼内一层和地下室,2007年活动站迁入西城文化中心。我们有了泳池及各种活动室,两区合并后的西城老干部工作谱写着更新的篇章。

  当然,成长的烦恼是有的。这是前进中、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我相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让人民过上更加安康幸福日子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让我们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牢记为民造福的使命,发挥离退休干部的优势,身体力行,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脚踏实地的行动,喜迎伟大祖国70华诞。

北京老干部

微信关注
北京老干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