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事迹材料

强初心 增党性 发挥余热尽忠诚 大兴区清源街道丽园社区第四党支部

日期:2024-08-05    来源:大兴区委老干部局

分享:
字号:   超大       
语音播放
  大兴区清源街道丽园社区第四党支部设书记1名、委员2名,现有党员45人,其中干部退休35人,支部平均年龄70岁。
  一、规范管理,长效机制建起来
  支部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班子团结协作、坚强有力。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创新建立“四八三一”支部工作机制,帮助老党员们自觉做到“党的意识不弱化、党员标准不降低、党内生活不脱离”。
  一是搭建好四个平台。搭建党员理论学习平台、日常沟通交流思想联络感情平台、在社区建设各项工作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平台、参加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平台,保障党员的学习活动。
  二是落实执行八项制度。包括“三会一课”制度、及时报告制度、党员学习制度、党费收缴管理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干部联系党员制度、走访慰问制度、困难党员帮扶制度,一丝不苟坚决落实。
  三是建好三条联系线。包括支部委员联系党员的联系线,党内关怀、帮扶、走访困难党员的联系线,对参加学习有困难的党员送学上门的联系线,将组织的关怀温暖送到心坎上。
  四是一条主线统全局。始终坚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贯穿支部工作的全过程,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推动支部建设与社区发展相结合,做到党员教育不落人、关心关爱不缺位、推动发展有成效。
  二、建强队伍,政治理论学起来
  一是把握学习主线,筑牢思想根基。支部依据每年党内学习重点和自身需求,严格制定支部学习计划。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党规党纪、政策解读等内容,组织开展了“增强党员意识、发挥党员作用”主题学习活动,进一步丰富知识体系,坚定理想信念。
  二是丰富学习形式,提高学习主动性。采取“线上+线下”、自学+ 集中、专题讲座+理论导读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学习,确保党员学习全覆盖。以党员活动日为契机,定期开展外出参观学习、支部理论读书会等,将原原本本读原著与实践学习相结合,组织党员到香山革命纪念馆开展“党纪廉政教育”主题参观,开展“银发书香·真理味道”主题读书交流活动,40余名老干部积极参与,结合自身经历,分享读书心得。
  三是利用新兴媒介,拓展学习渠道。组织支部党员关注中组部老干部局“离退休干部工作”公众号,以“离退休干部工作”公众号、“党员E先锋”、学习强国等学习平台为主阵地,支部书记带头转发《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的时事要闻,形成“分享、学习、讨论”的良好氛围。
  三、示范引领,党员旗帜立起来
  一是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活动。充分发挥支部老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管好自己,带领家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支部委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领10余名支部老党员积极参与社区治安巡逻及执勤,每周进行小广告清理及环境整治,垃圾分类文明引导等志愿活动,累计参与达500余人次,使社区面貌焕然一新,以实际行动为建设文明和谐美好社区贡献力量。
  二是做好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聚焦社区居民需求,支委南国权充分发挥自己书法方面的优势,主动承担硬笔书法义务教学任务,开设青少年培训班,并担任大兴老干部丽园社区分课堂“翰墨传薪”书法培训班老师,累计开展培训16次,累计受益居民350人次。
  三是“特色楼门”助力社区治理。为凝聚群众力量,推动社区治理,在支部党员戴自智的带动下,探索特色楼门建设。以楼门长为骨干,建立楼门志愿者小组,形成楼门团队。在探索楼门建设过程中,聘请5名具有经验优势、威望优势的离退休党员组成指导小组,逐步打造“楼门能人工作室”,及时指导、帮助各楼门破解难题,先后形成“久久爱心”“清雅贤居”等16个特色楼门品牌。探索创新“楼委 + 居民”楼下议事会新模式,激活了楼门自治新活力。居民一起清扫楼梯,为邻里储蓄“勤劳”;为楼门对联贡献“金句”,为邻里储蓄“文化”;在楼下绿地竖“文明标语”,为爱邻储蓄“文明”;经常查看“楼道堆物”,为邻里储蓄“安全”,这些“勤劳”“文化”“文明”“安全”组成的“情感账户”,温暖着邻里大家庭。从共商楼门空间打造、共筑楼门文化建设、共建楼下花园景观、共议楼门公约框架、共享楼门成果五个维度开展,不仅实现社区“多彩”“可视”楼门文化氛围打造,也将“共建共治共享”的“空中四合院”邻里守望的理念落实到行动中。以“拉家常”为切入点,通过“爱心群”运维、楼委意见征集会、邻里“楼下见面会”、楼下“一米花园”认领种植等活动,最终实现楼下种植植株3000余棵,覆盖面积约500平方米。
  下一步,支部将继续加强自身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提升支部工作水平和能力,积极做好关心下一代成长及社区治理相关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离退休干部“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