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播放
门头沟区人民检察院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现有党员26名,支部配备书记1名,委员2名。2019年获评“北京市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称号。
一、在抓好政治建设上下功夫,确保支部党建有方向
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强化理论武装。党支部牢牢抓住思想政治建设这条生命线,积极组织党员认真跟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并引导党员下载“学习强国”开展每日自学,支部多名离退休老干部“学习强国”年度积分达到12000分以上,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二是认真开展党性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党支部组织党员赴门头沟妙峰山镇平西情报联络站、香山革命纪念馆等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体验隐蔽战线工作,持续提升离退休干部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
三是积极推进主题教育,切实深学实做。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持续在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引导党员切实扎牢思想根基,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二、在抓好组织建设上下功夫,确保党建工作有根基
一是狠抓支部班子建设,彰显头雁效应。对支委会进行换届选举并组成新的支委会,安排新一届支委会成员参加支部书记培训班,提升能力、率先垂范做好支部工作。支部工作有分工、有合作、有侧重,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了党建工作合力。
二是加强党支部建设,共建精神家园。针对离退休人员多、居住散等特点,党支部一方面鼓励、支持、协调党员就近参加街道社区党组织活动,另一方面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组织建设,常态化开展主题党日等活动,使大家退休后依然有“依”有“靠”。
三是打造活动中心,建设支部园地。依托单位党建活动室和老干部活动室,党支部积极组织各项支部活动,为党员订阅党建刊物,不断提升党支部的向心力、凝聚力。
三、在抓好制度建设上下功夫,确保组织生活有规范
一是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规范组织生活。建立健全政治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支委联系党员等规章制度,规范组织运行。支委不定期与党员开展谈心谈话,让老干部不失归属感,更不失责任感。建立支部台账,组织党员登记,建立离退休干部信息台账,实现一人一档,及时梳理、更新信息库及参加活动情况,确保党员信息准确真实。及时按规定完成党费核算、收缴工作,建立党费专人管、足额交、及时缴的管理机制,确保支部管理严肃规范。规划学习内容,党支部每年初制定详细可行的学习计划,并为党员发放各类学习书籍。运用“互联网 + 党建”模式,通过微信群组织党员在线上交流、线上学习、线上过组织生活。
二是在抓好活动开展上下功夫,确保党员队伍有活力。丰富活动载体,做到“老有所乐”。鼓励支部党员参加老干部局举办的知识竞答、观影及系列文体活动,同时组织支部党员到永定河等地开展健步走、参加全院联欢会等,全面丰富支部党员文体活动。鼓励终身学习,保障“老有所学”。组织和鼓励党员参加老干部局开办的老干部大学,先后有10余名老干部报名参加老干部大学的学习;组织党员参加区直机关工委专题培训班。组织党员参加手机网络学习培训,有力提升老干部道德素养和理论水平与时代发展同步。鼓励奉献传承,实现“老有所为”。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干部对检察工作的积极作用,开展各类主题座谈,为检察工作提出意见建议20余条,在院史馆建设过程中,组织支部党员积极出谋划策,捐赠珍贵老照片、检察制服等,为院史馆和检察文化长廊建设发挥重要作用,实现“老有所为”。
三是在抓好作用发挥上下功夫,确保支部建设有成果。发挥余热作贡献,积极传递正能量。鼓励党员参与社区工作,10余名党员担任社区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居民代表、网格员等,为社区讲党课、提建议、调解邻里纠纷、解答法律问题,受到社区居民一致好评。在“23.7”门头沟区防汛救灾中,支部党员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参与所在社区清淤活动,协助清理淤泥积水,力所能及地支援防汛救灾一线。支部书记邓秀琴同志以身作则,在关键时刻没有丝毫犹豫,素不相识伸援手,助人为乐显真情,将两位因房屋受损严重无家可归的群众暂时安置在自己家中,时间长达四天,免费为他们提供食宿,独自翻山越岭徒步数小时从村里走到城区寻找信号,帮助联系家人和救援车辆,用真心诠释了入党誓言,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情怀大爱。支部及时慰问困难和生病党员,组织开展医疗知识讲座,将关怀和服务落到实处,增强党员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
下一步,支部将紧紧围绕《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继续坚持党建引领,扎实做好老干部各项工作,让老干部真正做到“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继续为党的事业和检察院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