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播放
                  房山区拱辰街道文化路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设书记1名、委员2名,现有党员11人。近年来,支部立足于区域大党建格局,构建起了“关系不隶属,活动在社区,奉献在社会”的党建新思路,团结凝聚社区及周边的党员和群众,践行党员初心使命。先后获得北京市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房山区离退休干部“四就近”服务工作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
  一、抓牢理论武装,强化政治引领
  一是在理论学习上下功夫。党支部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通过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教育引导支部党员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对“两个确立”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把“两个确立”真正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二是在学习方式上下功夫。党支部立足实际,根据党员人数较少、年龄偏高的特点,从区域大党建格局出发,构建起“关系不隶属,活动在社区,奉献在社会”的党建新思路,通过社区党委,向居住在本社区的“非隶属”老党员发出邀请,以支部为主导,以党建为纽带,以老干部活动中心为平台,共同开展学习活动。自2016年启动以来,党员队伍不断壮大,活动人数从不足十人,增加到如今的四十余人。“非隶属”党员们参与积极性很高,他们在这里感受到了组织的归属感和学习的获得感。无论是学习活动,还是志愿服务,所有老党员都是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支部的凝聚力日益增强。
  三是在打造品牌上下功夫。党支部创新活动形式,积极打造“政治生日”新品牌。自2019年始,支部坚持为每名党员庆祝政治生日,使老党员进一步坚定初心,提振发挥作用的精神。政治生日分为四个主题:牢记入党初心,畅谈光荣使命,颁发“初心照”;坚持学习强国,助推社区发展,颁发“学习照”;参与社区建设,发挥银发作用,颁发“奉献照”;保持阳光心态,健康养生风采,颁发“健身照”。照片虽小,但仪式感十足,对老同志更是一种激励和关怀。
  二、抓实支部建设,强化组织凝聚
  一是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党支部通过不断摸索,形成了“三靠三增强”工作模式,即靠党员坚守初心的政治定力,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靠组织者热情服务的感召力,不断增强思想引领力;靠活动内容用心安排的吸引力,不断增强组织力、号召力。建立完善报告工作制度、联系党员制度、走访慰问制度、关怀帮扶制度等。支部书记、委员分工联系党员,定期走访慰问,用心用情传递组织温暖。
  二是在组织管理上下功夫。党支部班子团结,发挥“书记助理”新优势。为提升工作效能,给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配备了助理,发挥参谋助手、组织协调、区情通报、活动服务、信息汇集五方面发挥作用,协助支部完成各项党务工作。同时,也使社区青年干部展示了才华,得到了锻炼,有效促进了支部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三是在组织方式上下功夫。党支部坚持开展“知大事、晓区情、观变化、谈健康”四项活动,夯实支部建设基础。“知大事”就是学习了解中央精神,知晓国家大事,保证老同志的思想不掉队,将老同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晓区情”就是及时通报区情区况,组织党员全面了解首都战略定位和本区发展规划,围绕“六大房山”建设进行学习宣传,发挥作用。“观变化”就是定期组织外出参观学习,共享发展成果,体验新时代的新气象。“谈健康”就是邀请医疗专家为老同志讲解养生知识,传递健康生活理念,使老同志心态更年轻,生活方式更科学。
  三、抓好作用发挥,强化责任担当
  一是重大活动中的安全保卫。在每年全国两会、重大活动时间节点,如杭州G20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党支部多名老党员都穿上红马甲、带上红袖标,走到社区、街头,主动承担社区安全保卫工作。
  二是垃圾分类中的带头示范。全体老党员率先垂范,配合社区带头做好垃圾分类,发放宣传材料。号召身体好的老党员,积极参加志愿者队伍,监督指导社区居民正确进行垃圾分类。
  三是社区治理中的建言献策。文化路社区是没有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一切事务都由社区居委会统管,近年来社区环境旧貌变新颜,但仍有一些方面需要改善,老党员出实招、献良策,积极投入到创建文明城区行动中。
  四是文化活动中的文艺宣讲。一些多才多艺的老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工作,摸索创作了“战疫情,心连心”“防控岗上社区人”“抗疫英雄”“眼中的泪水 心中的赞美”等20余部作品并朗诵,以宣讲员的身份,向社区党员群众传递正能量。
  五是疫情防控中的积极作为。在过去三年的疫情防控中,支部党员积极在防控决策上提出合理化建议,主动参与化解出现的矛盾纠纷。无论是寒风刺骨、大雪纷飞,还是烈日炎炎、风雨交加,老党员们积极参加防控值守,把党旗插在了防控第一线。
  下一步,党支部将继续保持热情,严格执行组织生活制度,拓宽区域党建大格局思路,延续政治生日品牌,引导党员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助力社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