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房山区

“四化”建设筑堡垒 夕阳辉映党旗红 房山区西潞街道苏庄三里社区老干部党支部

日期:2024-09-10    来源:房山区委老干部局

分享:
字号:   超大       
语音播放
  房山区西潞街道苏庄三里社区老干部党支部设书记1名、委员2名,现有党员49人。支部积极探索在职“小书记”工作模式,年轻党支部书记带领支部以“四化”工作法,推动“六好”支部示范创建工作走深走实。支部2019年荣获“北京市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称号。
  一、从基本制度严起,实现支部建设规范化
  一是优化组织设置。党支部按期完成换届选举,选优配齐配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班子,在职党员支部书记利用自己作为党务工作者的特长,完善党支部日常制度,引导老同志规范落实。
  二是规范组织生活。严格“三会一课”等制度,积极引导老党员了解参与社区重点工作,在社区垃圾分类、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等工作中,都能够看到老党员参与的身影。
  三是严格制度落实。落实支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等制度,联系走访异地居住的党员,了解思想和生活状况,定期公开支部活动情况。
  二、从理论学习抓起,实现党员教育常态化
  一是原汁原味学。组织老党员读原著学原文,按照党纪学习教育要求,进行集中学习、观看电教片,不断加深老党员对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认识和理解,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
  二是联系实际学。结合社区工作,邀请老师为老党员讲解创城、垃圾分类等知识,提升老党员认知水平,能专业化地投身到社区建设的各项活动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三是形式多样学。三是形式多样学,通过集中学、个人学、上门学等形式,开展“一帮一”“多帮一”活动,对不能参加组织学习的老党员送学上门。
  三、从日常关爱做起,实现服务质量精细化
  一是提供活动菜单式服务。支部依托社区党群活动中心、老年大学,为老党员提供党课学习、书法绘画、各类讲座等数十项服务,利用社区党群活动“菜单”将活动方式、时间和地点提前向党员群众公示,使老党员们随时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看“单”点“菜”,推动老党员更好地融入社区。
  二是做好日常关心关爱。常态化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定期走访生病、困难等老同志,切实增强老党员荣誉感、归属感、幸福感。
  三是引导党员抗灾救灾。2023年7月底,房山区遭遇连续强降雨,造成部分地区灾情十分严重,党支部立即响应,第一时间组织“众志成城、风雨同舟”抢险救灾捐献主题党日活动,老党员们纷纷捐款捐物,现场成立共产党员防汛抗洪救灾先锋队。先锋队员到辖区受灾地下车库清理淤泥,践行“哪里需要哪里就有共产党员人”的承诺。
  四、从特色品牌创起,实现社区服务优质化
  一是发挥品牌优势。“社区“12345蓝盾”治安志愿者服务队,连续九年开展常态化服务。6名离退休干部老党员担任小组长,带领其他志愿者长期参加重要节日及重大活动安保执勤,在辖区主要干道和地铁站周边进行日常安保巡逻,坚决扛起维护社区安全稳定的职责。结合“党员倾听日”活动,针对居民反映地铁苏庄站周边停车秩序乱相关诉求,老党员们立即响应支部号召,每天早高峰时段两两一组,把地铁口未按规定停放的非机动车摆放至划线位置,规范停放。规范共享单车管理,调度公司及时调配,宣传文明摆放,呼吁大家增强文明停车意识。社区“好邻居”共产党员“螺丝钉”维修志愿者服务队,由支部党员郝庆宪同志担任副队长。服务队的主要任务是发挥队员的维修特长,带着自备维修工具,以提升社区的公共设施状况,保障居民的日常生活。每周定期开展服务日活动,维修社区的公共设备设施,截至目前共维修辖区破损单元门70余个、施划自行车位80余个,修补破损路面500多平方米。
  二是发挥专长优势。离退休干部支部老党员王淑珍、葛志同两位同志,十二年来,他们带领社区交谊舞队队员,把社区舞场视为传播文化的窗口,在促进社区和谐稳定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支部老党员李伟依托自己在书法、绘画方面的特长,积极创作党史题材的文艺作品,并多年来义务为社区书法班成员进行授课。党支部组织委员宿廷福,作为社区顾问和历史遗留问题小组组长,带领组员,通过完善手续、多方协调解决实际问题等方式共为辖区233户未办理房产证商品房办理房产证。
  三是发挥威望优势。党支部有很多充满正能量的党员服务在社区建设各条战线上。苏庄三里社区16#、17# 楼是二十年来没有物业管理的小院,老党员陈国庆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感挑起了“小院自治管理”的重任,半年改造工程中,他无数次入户走访,最终配合项目圆满完成。小院改造后,陈国庆带领自治小组成员,定期发动党员、居民参与环境治理。社区乱象得以解决,往日脏乱不堪的小院变成了井然有序、靓丽和谐的新家园。陈国庆也被授予“北京市最美小巷管家”荣誉称号。
  下一步,党支部将以“六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示范创建为契机,努力构建品牌突出、生机勃勃的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