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播放
北京工业大学离休与机关退休干部党委第九党支部设书记1名、委员2名,现有党员28人。
一、突出政治性,强化思想引领
支部突出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推动老同志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一是加强政治引领。支部开展“在党逢十——我的政治生日”“光荣在党50年”主题党日活动,进行座谈交流,追忆入党初心,重温入党誓词,颁发纪念证书,深化党员“第一身份”意识,筑牢信仰根基,永葆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是强化理论学习。支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及时传达重要文件和重要会议精神,并在精选内容、丰富形式、提高质量上下功夫。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入开展理论学习,支部书记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党课,组织大家交流研讨,帮助支部党员整体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思想脉络和内在逻辑,推动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三是组织参观见学。支部组织党员参观南水北调团城湖枢纽工程、学校新图书馆、科技馆等,坚持将“三会一课”开到“基层一线”,让老同志在学习过程中更加融入和贴近实际,实地感受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成果,深刻认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引导老同志坚定理想信念。
二、突出示范性,强化作用发挥
支部退休前任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党员较多,许多都是学校事业的重要推动者、参与者和见证者。支部用好用活这批资源财富,鼓励他们发挥专业专长,继续贡献余热。
一是帮助青年成长成才。支部和多个学生支部开展《追忆峥嵘岁月,传递红色火炬》《永远跟党走》《喜迎二十大,奋进新时代》《弘扬南水北调精神,汲取奋进力量》联学共建,通过支部的老一辈党员回忆讲述入党经历、党史故事,激发学生党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其中,《追忆峥嵘岁月,传递红色火炬》活动获北京高校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优秀主题党日活动一等奖。支部多名党员作为学校关工委委员、特邀党建组织员,在“读懂中国”活动、大学生捐赠军训服装、学生发展入党等工作中均承担重要职责,以实际行动投身关心下一代工作,为“三全育人”注入新动能。
二是助力学校事业发展。支部有多名党员担任学校涉老组织负责人、离休与机关退休干部党委委员,为老同志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贡献了重要力量。多名党员参加校内巡察、招生咨询等工作;在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征集提案过程中,支部党员积极建言献策,其中 1 件提案获立案;支部党员作为主讲人录制学校“口述历史”资料片,通过讲述校史故事,传播奋斗历程,赓续精神血脉,凝聚奋进力量。
三是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支部组织党员赴密云张泉村、石匣村开展乡村振兴实践主题党日活动,通过科教支农,送文化下乡,同时亲身体验北京乡村振兴交出的“首善”答卷;多名党员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文艺活动和垃圾分类等公益活动,积极奉献余热, 用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诠释“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
三、突出针对性,强化服务保障
支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实际出发,用心用情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确保不落下每一名党员和群众,把支部打造成坚强的战斗堡垒。
一是完善制度建设。支部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工作全过程,动态管理人员台账,把非党员纳入到党支部服务管理范围,建立健全联系党员群众制度,班子成员分工联系党员和群众,实现精准对接,严格执行离休与机关退休干部党委慰问工作管理办法,让服务保障工作有制可循、有据可依。
二是加强学习保障。支部结合部分党员身体实际状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充分利用新媒体等信息化手段,组织开展线上学习,同时定期送学上门,为他们带去党建读物等学习资料,帮助他们及时跟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确保行动不便的党员思想不掉链,学习不掉队。
三是做好困难帮扶。支部经常了解党员和群众的所急、所需和思想、生活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并且予以关心帮助,对党员和群众做到生病上门看望,有困难提供帮助,及时为他们送去组织的关心和问候,让每一位党员群众能够时刻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下一步,党支部将经常性对标对表《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 ( 试行 )》和“六好”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创建标准,锻长板、补短板、扬优势,在优化组织设置、加强班子建设、建强党员队伍、丰富学习活动、强化作用发挥、夯实制度坚持上持续发力,常态化抓好党员教育管理,让支部每一名党员都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在严格开展好党的组织生活,宣传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同时,既鼓励老同志在自觉自愿、量力而行的基础上继续在多岗位利用自身优势发挥作用,实现自我价值,又努力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消除老同志的后顾之忧,以扎实的工作和有效的举措不断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在全校离退休党支部中走在前作表率树标杆,充分发挥好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