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典型人物

储仿曦

日期:2018-07-26    来源:石景山区委老干部局

分享:
字号:   超大       
语音播放
支援老区教育 爱心点燃希望--记离休干部储仿曦为家乡捐款助学
 
  2005年8月28日,安徽省岳西县革命老区,莲云乡蓄谋希望小学开学典礼在其新建校址上举行。这所小学的新校舍是由原岳西籍,现在北京市石景山区的离休干部储仿曦个人捐款十万元,以及岳西县、连云乡政府筹资建立起来的。当天,岳西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乡党委领导和北京市石景山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委老干部局的领导参加了开学典礼。石景山区委老干部局还以“继承先烈遗志,当好革命接班人”为题向蓄谋希望小学师生送匾,表示祝贺,并将全局干部职工捐资6000多元购买的书包、新华字典、一批文具及文体活动器材捐给了学校。
 
被储老捐助的大学生吴秉松的母亲和刚考上大学的弟弟赶了几十里山路前来看望从未谋面的大恩人
 
  储仿曦今年已是76岁的高龄,原任北京市石景山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1990年离职休养。他是革命烈士储蓄谋同志的儿子,在储老不到一岁的时候,父亲储蓄谋就参加大别山工农红军,投身到革命斗争中,在1942年因叛徒出卖被汪伪国民党伙同日寇杀害,牺牲时年仅37岁,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当时储仿曦才13岁,是他的母亲含辛茹苦把他带大的。离休后他一直居住在北京,长期关心支持家乡,特别关心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关心着孩子们的成长。多年来,他一直竭尽所能为家乡的建设做贡献,同时,还组织联系在京工作的岳西籍老乡为家乡的脱贫致富出谋出力。2001年,大家集资8万元,由储老亲自送交县政府成立了北京市岳西籍老乡扶助家乡贫困中学生的基金会,每年都有一批贫困农民的孩子得到资助。
 
县委书记、县长向储仿曦同志送捐赠证书
 
  走进储老的家中,首先映入眼中的是一间不大的客厅,进到里屋环顾四周,是已经十多年的简单家具和装修,旧式的电视,已经坐得变形的老沙发,但非常的干净和整齐。跟现在的一些人家里比起来,真可以说是一间“陋室”,在客厅的正面墙上,挂着一幅已经发黄的赵朴初老先生书写的“慎思”题字,父亲的烈士表彰证书,以及过世母亲的照片也摆在房屋的一角。
  问起储老是如何想到要为家乡捐款助学的事,老人不愿意多谈,只是说道:“这没什么可说的,我只不过是尽一点微薄之力,让家乡的孩子们能够在环境好点的教室里读书受教育。”
  那还是在1998年秋天,储老回家乡参加岳西县政府为其父储蓄谋烈士竖碑的揭碑仪式。在仪式上,老人很激动,当众表达了他要为家乡做点实事的心意。在揭碑仪式后,储老参观了本村的小学,几间教室是几十年前的土胚砖房,已是门破窗露四面透风,冬天孩子们为了取暖,每人带一个木制的烘炉,踏在脚下上课,当写字写得手变僵硬,就用烘炉暖和一下手再继续写。听校长和老师们介绍:最不理想的是学校挤在居民住户之间,上课时,四邻的鸡鸣狗叫、幼儿的哭闹都会传到师生的耳朵里,干扰教学;下课后,也没有多大的学生活动场地,影响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此情此景,使储老内心受到了很大的触动:父亲在几十年前就是为了让穷人翻身过上好日子而参加革命,并为了这一理想光荣牺牲,现在已经解放五十年了,孩子们的上学条件还是如此的艰难,怎么能让下一代继续在这种条件下学习?于是,储老暗下决心,自己要努力攒钱捐献给学校,重新选地址盖一所新的教学楼,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据向当地有关部门咨询,要重新选择校址盖起一座两层楼的钢筋水泥新校舍,至少得二十多万元。回京后储老就开始省吃俭用地攒钱,当时他的离休费每月只有两千多元,他在家庭中做了动员,得到了老伴吴鸣凤(原海军高级幼儿教师)的理解与支持,又得到女儿的赞助,终于在2003年攒到了五万元,在“非典”过后,他再一次回到了家乡,把这五万元交到县教委,并表达了自己要以十万元的捐资为本村小学建新校的愿望,岳西县领导和县教委领导听后深受感动,当即表示储老个人能捐这么多的钱,剩下的不足的部分资金由县乡政府包了。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储老对筹建学校的信心更加足了。但是,来自家庭和亲友的呼声也不完全一致,有的孩子认为父母年纪都大了应该留点积蓄,有的亲友说:“您老有那个钱,还不如把家里装修一下,换些新家具,新电视,用不完的就支持孩子们买辆家用小汽车。”储老坚持己见,严肃地对孩子们说:“你们如果用自己的钱买什么我都不管,但是我的这点钱,一分也不能动,都是为老区家乡的孩子们攒的。”
  在2004年至2005年两年间,储老分别又攒了3万元和2万元,分批汇给了岳西县教委。岳西县地处安徽省大别山区,是革命老区,也是国家级贫困县,尽管县乡财政十分紧张,但当地政府还是千方百计筹齐了剩下的十几万元建校经费。当时乡政府和学校,为了感谢储老对家乡的赤子之心和拳拳情意,向县里写报告,提出要给新建的小学命名为“仿曦希望小学”,储老坚决不同意,再三推辞说:“我只是尽了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怎能享此殊荣?”最后,当地群众为了纪念烈士储蓄谋,把该校取名为“蓄谋希望小学”,并对储老说:“您老千万不能再推辞了,取这个名字是为了让这所学校的孩子,继承先辈的遗志,弘扬先烈的革命精神,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立志做革命接班人,为国家兴旺发达做出自己的贡献,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储老这才同意了。
  十万元对储老来说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但是他所做的还远不止这些。
  1999年夏天,他的一位来京打工的老乡在北京丰台区不幸突发脑溢血去世,该村的村长和他的几位亲戚来京处理善后,来到储老家中,诉说这位不幸的老乡,上有年迈老母在家,下有两儿一女都在念书,爱人又是一位农村妇女。在失去家里唯一的支柱后,全家都乱了方寸,感到绝望。
  村干部还特别谈到这位老乡的长子吴秉松在县重点中学读高中,成绩优秀,是全家的希望,即将面临高考,但在这一打击之下,恐怕连高考也无心参加。储老听到这里情绪很激动,流着眼泪说,我托你们村干部捎个口信给吴秉松这孩子:家里虽然出了这样的事,但要经受得住考验,不要灰心丧气,好好准备高考,只要他能考上大学,我们这些在京的老乡决不会袖手旁观,一定会全力支持他上大学。有了这个坚强后盾,吴秉松动力倍增,终于不负众望,当年考上了安徽师范大学。入学通知书的复印件传到储老手中,他喜不自禁,立刻联络了两位在京同乡,一起资助他上大学。第一学期就为小吴寄去三千元,以后每学期都给小吴邮寄2000-3000元的学习生活费。在他们的支持和鼓励下,吴秉松大学毕业后,又继续攻读武汉大学的硕士学位,仍旧得到储老等一如既往的支持。6年间,储老经常写信、打电话鼓励小吴好好学习,小吴也给他从未见过面的储爷爷写了几十封信,封封情真意切,感激的心情溢于言表。他在最近一封信中写到:爷爷的恩情不只是鼓励了我一个人,也鼓励了我和全家人去拼搏进取,我的弟弟今年也以高分考取了重点大学,即将进入合肥工业大学,妹妹也考入了高中,包括我的母亲在内,都在为了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现在我和弟弟妹妹都认为自己是最有希望的一代,要努力争取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病床上最后一次募捐
 
  储仿曦捐款助学的事迹在当地群众和师生中传为佳话,引起了热烈反响,《安庆日报》曾以“烈士之子储仿曦在家乡土地上播种希望”为题做了报道。新的学校落成典礼当天,村民们扶老携幼,数百人参观了这一盛典。同时,石景山区委领导十分重视,区委副书记王英杰、区委组织部部长刘江平听到储仿曦同志的事迹后,指示要结合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宣传这一典型,并派出强有力的宣传报道组,赴岳西县采访。区八角北路小学主动提出要与大别山革命老区的蓄谋希望小学建立联系,开展手拉手共建活动,并专门写了慰问信。区少儿图书馆也主动为蓄谋希望小学捐献了价值近千元的图书读本,并托老干部局转交。储仿曦同志的先进事迹在区委老干部局传扬开来以后,局领导班子格外重视,组织开展了为希望工程捐款的活动,全局干部职工29人,共捐款6235元。用这些钱购买了100个书包、100本新华字典、一批文具及文体活动器材送给了学校。大家表示:学习储仿曦同志,不仅仅是捐出几百元钱的事,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在工作中,牢记我们是人民公仆,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生活中要乐于助人、见义勇为,起到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