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简介
月坛街道地处北京市西城区,是中央国家机关政务办公集中区,承载着中央对北京提出的“四个服务”要求的重要职能。月坛街道党群工作办公室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践行“红墙意识”,主动把老干部工作纳入区域化大党建工作之中,立足服务中央、服务大局的功能定位,与驻区单位形成定期会商、双向协作、央地共建、资源共享的协调联动机制,统筹抓好离退休干部“三项”建设,加强精准化服务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老干部优势作用,不断提升辖区老同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离退休干部“三项建设”
月坛街道党群工作办公室牢牢把握老干部工作的政治属性,深入挖掘驻区央属、市属单位资源,统筹推进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机制,着重加强对老同志的思想政治引领,把讲政治的要求贯彻体现到党建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
一是加强离退休干部政治建设。牢记“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建立完善离退休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进一步明确了离退休干部参加政治学习、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等方面要求。党群工作办公室紧紧围绕党的方针政策和首都功能核心区定位举办讲座,引导辖区内离退休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加强离退休干部思想建设。健全完善离退休干部理论辅导、专题培训、支部学习、百姓宣讲、干部退休谈话等制度,组织老同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进千门走万户”行动等深入走访调研,挖掘地区老同志先进事迹,使地区老党员意识进一步提升,党性观念进一步升华。充分利用辖区各类教学资源,邀请原国务院副总理方毅秘书郭曰芳同志讲述“公文包的故事”和“外交官带你看世界”等革命事迹,邀请周恩来总理的侄女周秉德讲述总理日常生活及对后人的教育,以真人讲述党史的方式教育引导老干部坚守初心使命,不断增强老同志参与地区建设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三是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认真贯彻落实中组部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意见,着力加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指导离退休干部党支部选好配强党支部带头人,强化党务培训,提高党务骨干的政治觉悟和履职能力。按照“利于活动、便于管理、应建尽建”原则,进一步在老同志集中居住地、老同志活动阵地兴趣团队推进党建工作,充分利用街道“三里月新”党群服务中心等资源,增进老同志与社区之间联系,促共建共治共享。
二、党建引领为抓手,推进老干部工作向基层延伸
月坛街道是西城区第一批党建引领老干部工作向基层延伸试点街道,街道党群工作办公室依托扎实的党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切实发挥好“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改革牵引作用,在推动试点工作融入基层治理中发挥好牵头协调作用,在抓落实中不断提升工作成效。
一是高位推进,建立健全向基层延伸工作机制。在区委老干部局统筹指导下快速响应,第一时间制定了《月坛街道党建引领老干部工作向基层延伸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对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要求以及专班职责进行了明确规定,形成了长效的工作机制。
二是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基层治理深度融合。街道党群工作办公室与辖区内央企、市属单位老干部工作部门以组织对接带动机制对接、服务对接;结合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推进工作,召开街道与企业党建工作推进会,将退休干部党组织关系转入社区。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49名退休党员到月坛街道复北社区集中报到,将党组织关系整建制转入社区,成立老党员先锋队。2019年至今,街道共接收国企社会化退休党员1893名,来居住地报到党员3640名,为老干部工作机制延伸做了先行示范。
2020年9月28日,北京市委老干部局在月坛街道召开了全市党建引领老干部工作向基层延伸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会议对月坛街道党群工作办公室在试点工作中的积极探索以及取得的初步成效和经验进行了充分肯定。
三、精准服务为理念,不断提升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质量
月坛街道主动对接辖区养老、医疗、文教等优势资源,坚持“就近精准”的服务理念,推动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纳入社区居家养老体系的“大盘子”,既落实了生活待遇保障,又加强了精神关怀,不断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丰富、更高品质的服务保障。
一是“无围墙敬老院”精准对接养老需求。2004年月坛街道秉承“有限空间,无限服务”理念,在全市率先打造“无围墙敬老院”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无围墙敬老院”以居家入户服务为主,日间照料服务为辅,采取“菜单式、会员制、集约型、精细化”的工作模式,为地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包括了老年餐桌、送餐入户、精神慰藉、助洁助浴、外出陪伴、康复健体等养老服务项目。多年来,通过理念创新、科技应用和资源整合,已经发展到6家站点,每年服务辖区老年人4万余人次。“无围墙敬老院”作为月坛养老服务品牌,持续提供了周边、身边、床边的“就近精准”养老服务,使老同志养老方式更加多元,选择更加自由,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二是“央地一体化”精准共享养老资源。月坛街道辖区国家部委多,涉老资源丰富,多年来注重推进央地共建,资源共享,阵地共用、活动连办,共同研究解决老同志最关心、最需要的生活需求和服务保障问题。2008年-2020年与国家广电总局机关服务中心合作,所属的新302餐厅成立月坛地区居家养老供餐示范点,为周边22个社区提供就餐服务、为26个社区提供送餐服务。合作期间,新302餐厅共接待就餐老人近20万人次,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入户达到5万余次。与国家发改委合作,建设百姓生活服务中心及便民菜店,服务范围辐射周边的4个社区,极大地方便了老同志生活服务需求。还有北京建院“礼士书房”等均为服务开放、资源共享的典型案例,央地携手形成老干部工作共同体。目前,正在与辖区内两家部委单位积极探索新的“央地一体化”的养老服务新模式。
三是“线上”互动精准提升养老质量。针对“老有所呼”开展“我有所应”,月坛街道与其他单位积极协作,打造信息化为老服务平台,扩展优质服务内容,实现“线上”互动与“线下”服务有机结合,让老干部管理服务既有速度也有温度。开发应用了80556616线上呼叫平台、微信平台、服务资源平台和远程辅助照护系统,将地区养老服务机构、超市、物业等50余家优质服务资源,262个服务项目进行整合,每年呼叫量1万余次,通过网络和电话实现了家政、维修等服务的零距离。开展以“月坛养老那些事”为主题的居家养老政策宣传活动,发放《养老服务手册》近3万册,建立社区养老微信群26个,覆盖近2000位老年人,使老年人能够及时了解政策及便民服务信息。对部分有条件的空巢独居老人,配备远程辅助照护系统,通过数据监测对老人的安全状态进行分析判定,实现了异常状况及时发现,及时救助。
四、老党员先锋队为依托,充分发挥老同志优势作用
月坛街道党群工作办公室聚焦核心区中心工作、发展大局,指导社区23支老党员先锋队,立足首都“四个服务”的功能定位,积极发挥老同志优势作用和专业特长,将老干部工作制度优势转化为首都治理效能。
一是立足功能定位,服务中心大局。特殊的地理位置凸显了平安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街道党群工作办公室积极引领老党员先锋队发挥模范作用,组织广大离退休干部参与党和国家重大活动、重要会议的安全保障工作。为做好建党100周年服务保障工作,6月下旬23支老党员先锋队积极配合所在社区参与了为期两周的安全巡查工作。七一活动当天共有600余名老党员先锋队的老同志投入到服务保障各项工作中,他们在卡口上岗执勤,提醒居民减少出行和聚集,配合交通管制,协助工作人员维持秩序,身体力行地发挥了老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二是立足社区,参与基层治理。在全区“我在红墙边”老党员先锋队志愿服务月期间,老党员先锋队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老同志们积极带头推进垃圾分类、物业管理、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贯彻落实,积极协助街道社区在“桶前值守”、矛盾调解、党史宣讲教育等任务中做好群众工作,为推动首都功能核心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汽北社区的肖民等一批老党员成为发挥作用的先进典型。
老干部工作是政治工作,是社会工作,更是民生工作。党建引领老干部工作向基层延伸,是新时代党赋予老干部工作的新使命。今后月坛街道党群服务办公室将进一步巩固成果、完善机制,在对老同志参与基层治理工作中“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方面下大气力,为更高质量地建设“四型月坛”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