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描绘的宏伟蓝图令人振奋。我们这代人,经历了建国以后,从1953年起,国家每五年制定的十三个"五年(计划)规划",见证并参与了国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发展历程。在学习了"十四五"规划后,我不禁想重温过去的十三个"五年(计划)规划",看看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之路是怎么走过来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可以看出,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制定于建国之初,国家百废待兴。这阶段规划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和加快推进各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个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系统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从"一五"计划到"九五"计划,国家都在持之以恒地推进工业建设,完成了工业化初级阶段的任务。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以经济建设为重心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六五"计划(1981-1985)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首次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在各个领域逐渐展开,这一时期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各项经济指标以超额近两倍完成,经济增速高达10.7%。社会事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六五"计划是继"一五"计划后的一个比较完备的五年计划,使国民经济走上稳步发展的健康轨道。
从"十五"计划到"十二五"规划,确定了新型工业化道路。
刚刚过去的五年,是"十三五"规划(2016-2020)时期,国际形势遭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推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这个阶段的奋斗目标。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从"八五"计划到"十三五"规划,我国建立并不断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九届五中全会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间节点,一头接续即将绘就的百年史诗,一头开启第二个百年的辉煌篇章。"十四五"规划(2021-2025)对我国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好局,起好步。
有了目标,全党全国就有了奋斗的方向。在我的记忆里,过去的十三个五年规划(计划)在不发生不可抗力事件的情况下,通过努力都完成了。中国人民就是这样勇敢地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才达到今天的经济建设成就。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面向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或许还会遭遇种种挑战,但是我们坚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亿万人民的团结奋斗,胜利终将属于伟大的中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