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溯源

时间:2023-11-17【字号 超大    来源:中共北京市委老干部局 作者:邱守娟
  我最近在读《习近平著作选读》这本书。这部著作以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开卷篇,在第三个小标题“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中,对中国式现代化作了清晰明确、高屋建瓴的说明和阐释,读来深受启发和鼓舞。为了搞清楚它的来龙去脉,我又翻阅了毛泽东、邓小平的有关著作,进一步加深了理解,提高了认识。
  所谓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历史范畴,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其基础是工业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虽然以农村为根据地,但是在革命战争时期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就带领人民进行着必要的工业建设。1944年 5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的一次会议上说:“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必需有工业;要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需工业化。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1945年4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报告《论联合政府》中又说 :“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
  新中国成立后,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毛泽东开始提出“现代化”这个问题。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了“三个现代”。他说:“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
  随后,这一提法被引进了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959年12月-1960年2月期间,为了探讨经济建设的规律,毛泽东亲自组织读书小组,采取边读边议的方法通读了这本书。该书第23章有这样一段话:“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在中国产生了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在当前条件下,中国人民正集中全力解决这个矛盾,以便尽快地把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任务是在10年至15年内,把中国变成拥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读到这里毛泽东说:“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这就是四个现代化。后来,1960年3月18日毛泽东在接见尼泊尔首相柯伊拉腊的谈话中,将他关于“四个现代化”的思想公诸于世。
  值得一提的是,1954年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也提出过“四个现代化”,那是指: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1963年1月周恩来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道:“我们的四个现代化,要同时并进,相互促进,不能等工业现代化以后再来进行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他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从那时起,四个现代化一直是鼓舞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
  “中国式的现代化”是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1979年3月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文中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邓小平指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是必须看到的:一是底子薄;二是人口多耕地少。如何做好统筹兼顾?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深入研究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答案。他说:“我们开了个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特别是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来说不会很高。”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作了进一步说明和阐释。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读到这里,谈三点体会,用三个关键词:传承、发展、鼓舞
  第一个词: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是传承,与毛泽东邓小平是一脉相承的。其中有一些始终坚持不变的内涵。比如: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毛泽东说:“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邓小平认为,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前提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他说:“事实上,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谁来组织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谁来组织中国的四个现代化?”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首先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个词:发展 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展开的。党的二十大召开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百年历程;通过脱贫攻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站在更高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他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说明、全面分析、系统阐释和深刻论述都是前所未有的。这是在理论层面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拓展和创新。其中阐述的每一个观点每一个方面,都是值得专门继续深入研究的课题。
  第三个词:鼓舞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了总的战略安排: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战略安排非常鼓舞人心:迈上新征程的中国人民真切地感受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中国共产党将带领中国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中国式现代化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新的选择,以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北京市社科院原研究员)
北京老干部

微信关注
北京老干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