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三等奖(15篇)

争做新时代“四有”老干部工作者 推进新时代老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3-03-17    来源:北京基督教青年会

分享:
字号:   超大       
语音播放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老干部工作“双先”表彰大会、全国老干部局长会议和全市老干部工作会议精神,为准确把握新时代老干部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提高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工作水平,市民宗委开展了离退休干部工作调查研究,提出如何有效促进首都离退休干部发挥优势作用的路径建议,以实际行动推进新时代老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争做新时代“四有”老干部工作者,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打造老干部工作格局
  发挥党建优势作用,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建议以离退休党支部为抓手,依托老干部党校、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等政治学习主阵地,运用丰富多样的学习载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党性教育活动,确保离退休干部做到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同时组织引导离退休干部充分发挥自身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为党和国家作出新的贡献。例如,进一步发挥老同志担任首都民营企业党建指导员的作用,深化对不同领域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探索创新指导首都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因企制宜、规范指导、灵活协调、严格督促,真正了解企业党员所思所想所盼,做到谋实招、干实事、有实效,将党建指导员工作逐步有序扩展到全市各领域有代表性的民营企业中。
  统筹调配相关资源,打造老干部工作格局。建议以市委老干局(一点)为牵头领导单位,市各系统单位、各区级老干部工作部门(两翼)作为具体承办单位,民政、人社部门以及关工委、老龄委、老促会、老科协等作为纵向合作单位,街道、社区等与“四就近”属地相关职能部门作为横向合作单位,构建“一点两翼双向”为一体的多部门协同联动、共享资源的老干部工作格局;从统筹、培训、宣传、保障等多方面加大力度,建立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的长效管理机制,稳定的领导机制和无阻的沟通机制。
  二、搭建发挥作用平台,拓宽发挥作用渠道
  以银发资源助力首都乡村振兴。新时代首都发展蓝图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例如,建议首都统战系统建立离退休干部助力首都乡村振兴工作机制,让汇聚群智的统一战线在助力乡村振兴中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可以由市委统战部老干部部门牵头、系统内各单位协作联动,积极调动多元主体参与到包括民族乡村在内的首都乡村振兴中,既可以配合已开展对口支援的地区进行精准帮扶,也可以依托自身资源在其他乡村地区确定帮扶领域和对象。以政策咨询、技术服务、专业指导、人才培训等具体举措作为切入点,形成首都统战系统老同志发挥优势作用的特色品牌项目,如民主党派老同志助力乡村振兴、民族宗教领域老同志助力乡村振兴等。再如,建议针对乡村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建立统一战线服务乡村振兴的建言平台,主要通过调查研究为决策层提供参考建议。
  以银发资源助力首都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新时代首都发展蓝图提出,要多方参与完善基层治理机制。许多离退休干部曾是政工干部,精通政策法规;或是热心公益事业,管理经验丰富。例如,在社区党建、政策宣传、科学普及、法律援助、纠纷解决、垃圾分类管理、常态化防疫等社区治理工作中,他们既可以在社区治理一线亲力亲为,也可作为社区的“高参智囊”建言献策,都是就近为所在社区工作注入长久稳定的力量。          
  以银发资源助力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新时代首都发展蓝图提出,要扎实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加强首都红色文化建设,离不开广大政治信念坚定、使命责任强烈、作风素养过硬的老同志的参与。在撰写回忆录、录制口述史方面,主要是革命资历较深的老同志,特别是离休干部可以居家撰写、口述自己参加革命工作的经历经验等。在关心下一代方面,主要是通过搭建红色文化教育平台,老同志结合亲身革命奋斗经历的给孩子们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这类课程不仅可以内嵌入大中小学校的思想政治课程体系,还可外溢到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等首都文化场域之中,面向广大公众开展线上或现场社会教育活动,为创建首都文明城区、建设博物馆之城贡献老同志的智慧。
  从上述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的典型案例可以中提炼出鲜活有效的经验,采取试点示范的方式,以点连线,以线成面,进一步在其他系统和地区复制推广。
  三、建立服务管理平台,健全完善激励机制
  建立信息服务平台,打造银发人才智库。建议对全市离退休干部信数据做好全面统计,打造银发人才智库。例如,应用好市委老干局已经建立的“北京市老干部管理服务系统”,进一步完善统计数据,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根据自愿的原则,重点面向有参与意愿、身体健康、具有专业特长和工作经验的老同志,建立“银发人才”分类专家信息库,与前文提及的纵横双向组织机构主动实现对接,为其发挥自身政治优势和经验优势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建立时间银行激励机制,营造老有所为社会氛围。一是可以通过建立时间银行,将老有所为与老有所养相结合。老有所养包含了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等多方面增进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以离退休干部所在社区作为时间银行的主要应用场域,建立时间银行个人电子档案,将老同志老有所为的情况累计登记在案,待有需要时,将主要以家政服务、家庭餐桌、医疗康养、文化休闲等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服务方式作为回馈和激励。这既符合老干部社会化服务管理趋势,也有助于实现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助推老有所为与老有所养的紧密结合。此外,有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的老同志,选择在当地旅游或安养,当地政府可以依据时间银行的回馈原则提供相应的优惠服务。二是在全社会营造老有所为的良好氛围。建议利用各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例如,可以通过推出五星老年志愿者评选、网红老同志代言人等活动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落地基层,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在社会层面上,树立老有所为意识,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推动形成珍惜银发人才资源的社会共识;在家庭个人层面上,重点关注老有所为与老有所养相结合,营造和谐家庭氛围,从而激发老年人群践行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