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播放
作为北京公交广安集团一名老干部工作者,在这个平凡而光荣的岗位上已经工作三年有余,80后的我由一名门外汉逐渐成长为一名业务熟练、满腔热情,受到老同志肯定的老干部工作者。回首工作历程,我深深的感到,做好老干部工作,“让党放心”,就是对党的事业忠诚;用心用情服务好老干部,“让老干部满意”,就是对自己最大的激励和帮助。
坚定“政治心”,加强老干部教育引导,做到思想常新,力促老有所学
作为老干部工作者,我始终把加强离退休干部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坚持姓“党”属“老”原则,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老同志思想常新、理想长存、作用常在,让党旗红点亮夕阳红。
一是用真心落实政治待遇。平日里我注重加强老同志的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期间,组织老干部收听收看线上专题报告会、“初心讲堂”短视频等,并撰写学习心得和感悟。坚持为老干部送理论、送政策、送知识三服务,将党史学习教育书籍入户送至老干部手中,确保所有老党员“不缺课”“不漏学”“不掉队”。
二是用创新点亮思政课堂。结合老干部“双高期”和疫情防控常态化特点,我创新灵活多样学习方式,开展“线上互学”,通过电话、微信视频通话等形式,定期组织支部党员线上学习交流;探索“社区共学”,组织老干部积极参与社区课堂活动;推进“智慧助学”,组织年轻干部入户,教会老干部操作智能手机,解决应用智能设备困难的难题。
牢记“责任心”,争做心系长者的贴心人,注重待遇落实,力促老有所养
作为老干部工作者,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视角,把更好满足老同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老干部的口碑作为评价工作的标尺,坚持三个“零”举措,不断提升服务工作精准化水平。
一是服务零距离,在亲情化上下功夫。我通过建立“三、六、三”常态化走访制度,使老同志充分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真情服务。坚持开展“三必问”。一名老干部希望协助解决就医排队时间长的问题,我及时联系社区和医院,经过多方沟通协调,为老人就医提供了方便。严格落实“六必访”。一名老干部因病离世,我第一时间向分管领导报告,上门走访慰问家属,送好老同志“最后一程”。始终做到“三个一”,用一张笑脸相迎、一颗诚心办事、一句暖语问候。老干部反映自己医保卡字迹磨损无法辨识,希望帮助更换新卡,我马上与街道便民中心联系,前往家中取资料,仅用半天时间就更换完成,保证老干部正常看病取药。
二是政策零盲区,在熟练化上下功夫。作为老干部工作人员,我既是“新兵”又是兼职,工作经验不足,这更加需要我不断提升专业水平,赢得老干部的信任和尊重。围绕离休干部各项待遇和政策,我刻苦自学业务知识,向前辈和同行交流请教,要求自己对各项政策文件理解清晰,做到问不倒、难不住,需要的时候,站起来能讲、拿过来能用。特别是在提高离休干部生活补贴标准及社区居家健康服务工作中,我详细将政策“一对一”传达到每位老同志和家属,并做好后期跟进工作,逐一打电话询问,离休干部补贴全部发放到位,居家健康服务全部签约。
三是数据零差错,在精准化上下功夫。结合离休干部实际,我制定“一对一”精准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一对一”服务工作人员小组,精心选择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作为联络人员,并开展相关培训。对离休干部基本信息和工作台账独立建档,并与离休干部所居住社区共享。及时更新“一对一”网上工作记录。围绕精准服务7项内容,将关怀慰问、健康服务、联络工作、政策服务、理论学习项目及时录入“北京老干部”服务管理系统。
常怀“敬老心”,精心设计老干部离退休生活,加强服务保障,力促老有所乐
作为老干部工作者,我始终坚持转变观念、深化认识,积极改进和创新老干部服务管理工作,更加注重满足老干部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添老干部离退休生活的正能量。
一是切实增强老干部组织归属感。我精心组织离休干部围绕“永远跟党走”建党百年主题,举办一系列纪念活动。开展“旧时光•老故事•再回首”老照片老物件征集活动,老同志献出自己革命年代的荣誉勋章和证书、老照片、诗词画卷等物品;开展“向党说句心里话”寄语活动,以录制视频的形式,征集老干部向党说句心里话和对企业发展寄语;开展“见证峥嵘岁月 守望幸福生活”征文活动,老干部积极参与撰写《庆祝共产党百年征程—抗战民谣》《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百年成就辉煌》等短文诗歌。
二是切实增强老干部政治荣誉感。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为两名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并献上鲜花和慰问金。组织离休干部参加北京公交荣誉奖章•希望之星表彰大会和北京公交建企100周年文艺演出活动。离休党支部书记作为党代表参加公交集团第四次党代会,我有幸全程护送92岁高龄的老干部完成参会任务。会议期间,作为年龄最大的党代表,与年龄最小的党代表,展开了一次别具意义的初心对话。
夯实“进取心”,积极引导老干部贡献余热,侧重发挥作用,力促老有所为
作为老干部工作者,我始终立足老干部工作的政治担当,注重老干部自身优势的发挥,积极引导离休干部关心青年一代的教导和关注企业改革发展大局,在主动对接、深度融入、有效服务中体现老干部的价值作用。
一是挖掘银龄优势关爱下一代。我依托“90对话90”主题活动,持续发挥离休干部“鲜活教科书”作用,召开“学党史 守初心 传薪火”专题学习暨“五四”青年交流座谈会,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实现一次红色信念的传承。我组织青年代表入户拜访离休干部,老同志向青年人传授学习秘籍,总结党史学习“六字”法,令大家受益匪浅。青年代表与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座谈,聆听战争年代浴血奋战的革命故事,见证珍藏70年的抗美援朝纪念勋章,接受了一次入脑入心的爱党爱国教育。
二是发挥银龄余热献策促转型。立足发展新定位,我积极引导老同志为企业转型“把脉”送经,运用为公交事业奋战多年积攒的丰富经验,传道授业支招献策。在下属单位产业转型期间,吸纳老干部宝贵的意见建议,根据业务自身特点,老干部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提出深耕百年公交文化底蕴,研发公交文化创意产品的好想法。如今,文创公司已经研发出百余种产品,转型发展初具规模。
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我将深入践行“四有”标准,坚守“四心”原则,用真心真情书写敬老情怀,用青春奉献守护桑榆静好,以实际行动高质量做好新时代老干部工作,创造更加优异的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