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播放
在首都北京,有这样一群退休的老同志,他们不满足于只享受晚年休闲生活,而是积极投身服务社区的事业,手持智能手机,穿梭于社区的各个角落,看到什么新鲜事赶紧拍下来,发现什么“抢眼人物”赶紧拉住唠几句……他们就是丰台区东高地街道“社区新闻发声人”老党员先锋队。
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这支队伍日趋成熟壮大,每位队员都积极参与基层宣传工作,他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总是能及时发现身边有“温度”的人,讲述社区有“鲜度”的事,在新时代传播正能量,成为了参与社区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

新闻发声人队伍团队合影
不畏寒风用心拍摄 老同志造就“10万+”
“退休前我是一名技术工人,这双手是造火箭地面设备的,退休后就想着要把看到的好景色拍下来,买了个家用摄像机,从零学起,没想到这一学还真弄出点儿名堂来!”作为团队中的“拍摄担当”,每当谈到自己亲手拍摄的“爆款”流量视频,张春林的言语中就难掩自豪与兴奋。
2018年岁末,北京地铁8号线南延段开通在即,这趟线路的开通意味着东高地片区将结束长久以来没有地铁的历史。选题策划会上,张春林提出用视频的方式记录下地铁列车首次驶入东高地的历史性瞬间。他的这一提议,得到了团队成员的广泛认同和全力支持。
8号线南延开通当天凌晨4点多,张春林就和其他队员一起早早来到火箭万源站准备拍摄。然而,腊月的寒风导致摄像机因低温无法正常启动。眼见地铁进站的时间越来越近,张春林对设备进行了紧急维修,摄像机却仍迟迟无法开机。在这紧急关头,张春林果断地掏出自己的手机,就用它捕捉了8号线火箭万源站大门开启的瞬间,并紧随其后拍摄了队员进入地铁站的画面,以及首趟抵达东高地的地铁缓缓驶来的情景。
随后,张春林和队员们乘坐地铁前往8号线南延线的各个站点,持续进行拍摄工作直至早晨7点。经过数小时的辛勤努力,张春林将所摄制的大量素材递交给丰台区融媒体中心,经其后期精心编辑处理,形成了一条引人入胜的视频作品。该视频随后被上传至各大媒体平台,让张春林没想到的是,其点击量迅速攀升至“10万+”的惊人数字。
“其实拍摄的时候大伙并没有考虑那么多,就是专注于眼前的每一个细节。看到大家在视频评论区里热火朝天地讨论,我们心里别提多自豪了,拍摄时的冷和苦也就都值了!”张春林表示,这条“10万+”对社区新闻发声人队伍来说,不仅是一个里程碑,更是一个新的开始,“未来的道路还很长,前方还有无数的挑战等待我们去面对。但我坚信,只要我们团队保持初心,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多的‘10万+’!”

新闻发声人队伍团队合影
一组照片点亮家门口的“银杏大道”
“现在是信息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新闻的发布者和传播者。”作为老党员先锋队的一员,胡桂茹用敏锐的洞察力和对生活的热爱,为居民展现出了不一样的社区美景。
去年秋季的一天,胡桂茹在社区北边的小路上行走时,被道路两侧金光灿灿的银杏树所吸引。她立刻拿起手机,拍下了这一美景,并发送到新闻发声人的群里和朋友圈。这条信息一经发出,队员们纷纷转发,迅速点亮了这条“银杏大道”,让更多的居民发现,原来自己家门口也这么美。
一时间,这条“银杏大道”成了社区居民热议的话题。不少居民都走出家门,来到这条小路上,欣赏银杏树带来的金秋美景,拍照留念,甚至很多其他社区的居民也纷纷来此拍照留念。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打卡,老党员先锋队队员们也意识到了维护这条“银杏大道”环境的重要性。大伙便自发组织起来,清理落叶、修剪树枝、捡拾垃圾……确保这条小路的整洁和美丽。看到队员们忙前忙后的身影,不少居民们也都志愿投身到维护工作中去。在这条小路的见证下,社区的凝聚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居民们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和谐。大家共同守护着这条象征着美好与希望的“银杏大道”,让它成为了社区中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新闻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用心去寻找、去记录、去传播。”每当回忆起队员和居民们在银杏树下的笑脸,胡桂茹的心中都会感到一阵温暖。这件事也让她意识到,银杏树虽然一直存在,但是如果没有人去欣赏、去分享,它们的美就会被埋没。
胡桂茹看似随手的一拍,却展现出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和作为一位新闻发声人的敏锐观察力。她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社区的点滴变化,更传播着社区的美好和温暖。
如今的“社区新闻发声人”老党员先锋队已然成为了社区一张璀璨名片,团队正逐步迈向“脚力更健”“眼界更阔”“思维更深”“笔触更重”的成熟阶段。展望未来,老党员们将继续致力于提升内容质量和影响力,通过更多元化、更深度的报道,让社区的声音更加响亮,为社区的信息交流和文化传承贡献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