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银发先锋

戎装卸去军魂在 携手老兵建新功——记东城区东花市南里社区『爱兵驿站』站长高照明

日期:2024-11-10    来源:中共北京市委老干部局

分享:
字号:   超大       
语音播放
  东城区东花市南里社区“爱兵驿站”自2019年10月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做好拥军优抚、帮扶慰问、奉献社会等工作,使退役军人切实感受到了党和人民的关怀。



  “爱兵驿站”站长高照明曾是一名屡获殊荣的空军一级飞行员,退休后,他用实际行动践行“退伍不褪色”的军人精神,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参与社区建设。在担任站长后,他带头帮助社区老兵解决困难,组织大家参与社区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为退伍军人们组建起一个温暖如家的集体。
  为退役老兵打造第二个“家”
  自“爱兵驿站”成立,高照明每月会安排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骑着自行车,到社区里80岁以上的退役老兵家中走访,详细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有时赶上阴天下雨,老街坊看到后嘱咐道:“路滑您骑车可小心点儿。”高照明就笑着回答:“不碍事儿,我年轻的时候开过运输机。”
  1947年出生在北京的高照明作为空军一级飞行员,在服役期间先后四次获得表彰嘉奖,荣获三枚军功章。退役后,高照明进入北京铁路局工作,2007年退休后,回到社区,担任东花市南里社区党委第四党支部副书记。他以身作则,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还经常解囊相助生活困难的居民。
  2019年10月19日,东花市南里社区党委成立“花缘南里‘爱兵驿站’”,旨在做好拥军优抚、帮扶慰问、奉献社会等工作,高照明成为首任站长。在前期的社区服务中,高照明就结识了很多退伍老兵。为了让大家了解“爱兵驿站”的意义和作用,高照明带领着驿站几位委员和社区各支部党员一起入户走访,告诉老兵们有任何困难都可以来找驿站,这里就像是“另一个家”。
  “有事儿找站长”
  “花缘南里‘爱兵驿站’”登记在册的退役军人有200余名,他们中有曾参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发相关工作的防化兵老战士,也有国防通信工程老专家。在走访过程中,高照明不仅登记完善老兵的信息,还和他们一起回忆军旅岁月的点点滴滴。
  2019年,高照明第一次走访退役老兵董启祥家,看到他生活条件不算宽裕,却和妻子一起长期照顾患有智力障碍的哥哥,高照明一再询问他有没有难处。这位老兵最终坦言:“年龄越大,越感到力不从心,最放心不下的还是哥哥,能否帮助解决一下哥哥的生活照料问题。”了解情况后,高照明立即向社区反映情况,经过多方共同努力,最终将董启祥的哥哥送到养老机构照料,让董启祥心中踏实了不少。
 
 
  高照明通过走访发现,有些老兵因出门少,和外界沟通少,手机也用得不太利索,理发和修理家电等方面的日常服务是他们最急需的,于是,他组织几位老兵一起成立了志愿理发服务队,每月义务给高龄退役老兵理发。后来,曾经在美发店工作过的专业理发师季春华受到感召后也加入志愿者队伍,帮助让老兵们精神焕发。
  “爱兵驿站”还成立了家电维修志愿服务队,义务为高龄退役老兵提供上门服务。而为大家普法、辅助大家用法的法律小组,由退役老兵崔醒民律师为大家讲解法律法规,提供法律咨询。逢年过节,高照明还带领志愿者们到高龄老人家里打扫卫生,每月给老兵们过集体生日。
  在高照明及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下,“有事儿找站长”也渐渐成了老兵们的共识。2020年“花缘南里‘爱兵驿站’”获得“北京市退役军人工作先进集体”荣誉,高照明个人也荣获“北京市优秀退役军人”称号。
  携手老兵作贡献
  军人向来都是“流血不流泪”的硬汉代表。可说起前几年的“新冠阻击战”,高照明感慨万千。“国有召,我必应!我们这些曾经以保家卫国为使命的军人,如今在疫情面前也要有自己的使命担当。”据他回忆,疫情开始后,老兵们就轮番打来电话要求作为志愿者加入社区抗疫一线工作。最终,社区党委批准了40名70岁以下的老兵先后参与社区值守站岗。而高照明则成为唯一一名“超龄”值守的老兵志愿者,也成为社区抗疫中无数“逆行者”中的一分子。
  2021年7月,当高照明接过“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时候,再次热泪盈眶。为了庆祝建党百年,他和驿站的委员们组织了各种集体活动,积极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当他带领老兵们参观天安门城楼,走进国旗仪仗队的驻地,回到熟悉的军营时,不少老兵激动不已,纷纷立正敬礼。
  “戎装卸去军魂在,社区建设扛在肩。鬓添白发不言累,携手老兵作贡献。”2022年8月1日,在东花市南里社区举办的“战友同登战疫榜,戎装永驻建家园”建军节座谈会上,高照明表示,无论年龄大小,军人退役不褪色。未来,大家将在社区继续发扬军人精神,为社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高照明心中,还有一个期待和计划:他要和“爱兵驿站”的战友们一起保持健康体魄,努力为社区建设作奉献,共同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