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健康 不要吸烟

时间:2011-12-28【字号 超大    来源:门头沟区老干部局 作者:退休干部马文银

  上个世纪60年代初,我从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农村当教师,曾多年在偏僻的单人岗教过小学复式班。晚上村里常利用学校教室开会,会场上烟雾腾腾。吸烟便成了我与村民社交的媒介、消遣的工具和工作的伴侣。那时觉得香烟虽小作用大,求人办事、消遣解闷全靠它。饭后若是吸支烟,快乐赛过活神仙,心烦意乱吸支烟,烟雾缭绕解心宽,饥渴生病吸支烟,解馋解渴解腰酸。因此我出门香烟随身带,时时抽烟才够“派”,若是一日无了烟,六神无主心不安。记得结婚后有了女儿,抱着孩子吸烟,时常把女儿的小手烫疼,好不容易买件新衣服,没几天准会烫出几个窟窿。也买过烟嘴,隔不长时间,烟嘴堵了,烟油子又粘、又黑、又臭。特别是乘车时,在拥挤的人群中常闻到老烟民说话时口腔发出的怪味,令周围人感到恶心难受,这情景深深触动了我,开始觉得吸烟真没劲。后来我在很多报刊杂志上阅读了吸烟有害健康的文章,同时也目睹了不少因吸烟患上心血管病甚至肺癌的病人,心想,香烟不香满嘴臭,手熏黄来牙生釉,天长日久把命丢,何必花钱买罪受!因此,这烟说戒就戒了。

  戒烟后遇到别人向我敬烟的时候,我总是说:“谢谢,我不会!”在表示谢意的同时予以回拒,这不会失礼,因为对方有敬烟的习惯,并非要你非吸不可,因此,自然不致伤害彼此感情。

  平时我坚持看报并注意搜集戒烟、反烟的文章和有关新闻报道,到目前为止,我已从20多种书报刊中剪集了共4大本500余篇。其中有1987年《北京晚报》“吸烟与我真人真事征文”和2008年“绿色奥运我谈控烟”有奖征文中发表的,也有每年在世界戒烟日前后刊登的有关禁烟的长篇报道,更多的是1996年5月15日前后为落实《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而发表的大量文章及宣传材料,还包括“无烟世博”及2011年1月7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控烟评估报告等多篇报道。

  我搜集的禁烟文章已被不少同志传阅,有的说,看了此集还真学到了不少科学知识,认为烟还是早戒的好,其中不少人为了健康而果断戒了烟,还有一个文学爱好者阅后撰写了歌谣被有关刊物发表。我经常向亲朋及同事宣传吸烟的危害,也在一些报刊上撰写了多篇有关禁烟的文章,在2008年《北京晚报》举办的“奥运年咱老百姓说控烟”有奖征文中还获得三等奖。

  人们常说,健康胜过一切财富。马克思更强调:“健康是人的第一权利,是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关于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10位科学家经过两年多独立的、绝密的、不受外来干扰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吸烟有害健康,吸烟是导致肺癌、肺气肿、冠心病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吸烟缩短寿命”。当前,建设“健康北京”是21世纪全球城市化进程中最合乎民意的一种战略选择,让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而远离烟草。

相关新闻

北京老干部

微信关注
北京老干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