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生的变化看十八大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改革是全国人民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从宏观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走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之路,以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为战略重点,以优先发展、改革创新为重要保障,总揽全局,直面问题,统筹安排,有序出击,教育改革发展向着民生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发力,一幅学有所教、人人出彩的"教育画卷"灿然展开。从微观看教育改革的进展也很大,我想以"陪读"学生的视角以对比的形式述说教育的发展。
先从文具谈起。过去学生的书包是斜挎式的,现在学生的书包是双肩包。过去用的铅笔盒是简易的铁皮笔盒,现在的叫笔袋。连削铅笔的用具都进步了,原来是用小刀削,现在很多学生都用上了转笔刀。这样削铅笔的过程省事,削出的铅笔也美观。连考试卷都变了,原来是老师自己出题,自己用钢板蜡纸刻写油印,现在是统一出题的铅印卷子了。
再说教材,知识深了,难度大了。记得自己小学五六年级才学四则应用题,现在四年级就开始做"鸡兔同笼"的题了。对于几何图形的认知,好像是初中二年级时,代数与几何分家后才学到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区分,现在小学四年级就开始认知这些几何图形了。语文,我是从初一的文学课开始系统地学习古文,现在小学四年级已经接触了10-20首古诗了。
变化大的当属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我读小学时,社会实践活动很少。现在不同了,学校有时在校内组织防灾防火演习,有时组织到农村采摘,有时安排参观博物馆,假期还要求学生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和各种公益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快乐学习,茁壮成长。
老师联系家长的方式也先进了。过去老师与家长的联系是通过一对一的家访来完成。除了特殊学生,老师要临时约家长谈话外,通常都是利用假期进行的。现在一个班级建立一个微信群,有什么事情,来一个群发,大家都知道了。这样做既增加了老师与家长联系的透明度,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也及时、广泛了。
最后说玩具。我们小时候只是玩滚铁环、跳皮筋等等。现在的玩具有羽毛球、围棋,还有手机里的游戏。显然,档次高了。不要小看手机,虽然玩上瘾了不好,但是手机的用途可不少。某种意义上它是一种学习用品,可以用手机查生字、生词,可以找数学的练习题,还可以代替复读机学习英语。我的小外孙从小学二年级就给我们提出了买玩具的标准,要高智能的、要电子的、要遥控的。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从一些平常事中也可以看出改革的气息。我的小外孙这几年读小学,正是党的十八大以后的时段,我是在做小外孙的"陪读生"时感受到了十八大以来学生、学校和教育的变化的。我觉得现在在校的学生尽享科技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成果,他们是幸福的一代人。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作为曾经的教师,我期待着教育事业更大的发展。
相关新闻
- 北京高校老干部大讲堂邀请专家详解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2017-09-22
- “两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方针2017-09-05
- 北京市农业局:浅谈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党理政新变化2017-07-31
- 离休老同志“畅谈”十八大--我的离休生活2017-07-10
- 夯实治国理政的政治经济学基础--从十八大以来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2017-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