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军梦 我们世代的追求

时间:2017-09-05【字号 超大    来源:西城区委老干部局 作者:萧泽瀛
  我出生在河北唐山丰南县。《丰南县志》有一章专门介绍我伯父萧贵禄的事迹。他自幼好学,励精图治,虽然只读过几年私塾,却有尚武报国的志向,领导工人罢工,开展武装起义等活动,成为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丰南县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与我大姐夫张乐天一起参加了冀东鲍子箐领导的抗日联军,并任营长。他积极拥护共产党的领导,革命斗争英勇无畏,崇军尚武,精彩的历史写入了县志,流传至今。尤其对我们家庭孩子影响极大,从小就埋下了向伯父学习,有机会一定参军保国的志向。在我们兄弟四人中,还真的演绎了一场“当兵热”。
  二弟初中毕业后,正赶上征兵,初检合格。全家人都为之高兴。他更是有一股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感觉。唯独奶奶的情感流露复杂,虽嘴上说乐意,可自从听到孙子要当兵的消息后,与谁提起都会眼泪流个不停,舍不得孙子离开她。就在此时,二弟身体复检不合格,被淘汰,大家空喜一场;奶奶更是“空悲切”,眼泪成了家里笑谈的话料。二弟虽没当上兵,可是学兵做人的心思却比过去强烈了!1956年夏,冀东一带连天阴雨,部分地区水涝成灾。他自告奋勇,连续几天战斗在防洪一线,以军号为武器,随时发出抢险命令。当兵的梦想,影响了他的一生。
  三弟当兵也不是一帆风顺。1965年,我们家居住在城镇,他想参军,街道没有征召的名额,只得借农村的关系,采取“曲线救助”的方式,让他如愿以偿,加入了刚刚组建的工程兵部队。我们家自然当上了军属。逢年过节贴对联、送礼品,也着实让家中二老享受了一把军属的幸福与荣耀。三弟在部队一干就是6年,服役的时间可谓士兵之最了!他把英雄王杰的著名诗句“座座高山耸入云,我们施工为人民,不怕工作苦和累,愿把青春献人民”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转化为实际行动。无论是钢钎在握、开山凿洞,还是测量审图、技术把关,他都一丝不苟,忠于职守,连年把“五好战士”的喜报寄回家,是一名部队舍不得让离队的“老兵”。
  四弟当兵是破例的。1973年,他作为特长人才“直升机”式地征召到北京军区炮兵部队。起初是拟去篮球队,当体育兵,后来由于他文字基础较好,被分配到了部队的师宣传科,先后担任放映员、宣传干事、团宣传股长、旅宣传科长,直到副政治委员。军队铸就了他的性格,部队大学校让他增长了才干,使他不仅成为部队骄子,多次立功受奖,而且也是我们弟兄四人政治进步的“领头羊”。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先后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决心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
  三个弟弟当兵的经历一直令我羡慕,而我沾上“兵”字是在1966年,我从南开大学毕业分配到国防科委十五研究院,隶属于军队编制。让我终身难忘的是,我们填写了《应征入伍登记表》,部队代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825部队。今天我们才知道,那时十三、十四研究院等,都是为“两弹一星”做研制工作的保密单位,十五院也是负责激光制导攻关项目。就这样,我过上了部队生活,实现了当兵的愿望。这段“有军无籍”的部队生活经历,给我一生刻下了深深的烙印。我们新入伍的大学生到基层连队去锻炼,在济南军区洪泽湖农场种植稻田。从育苗、插秧、挠秧、施肥一直到收割,完全是军事化管理。在连队炼身体,炼思想,炼意志,改造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就在下连锻炼快要结束的时候,传来机构改革,十五研究院撤消,大学生重新分配。我又被分到109厂(该厂1958年创建,基本成员多为复转军人,当时也在生产军工产品,东方红人造卫星就有该厂组件),现为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今年我们以激动的心情,迎来了建军90周年,特别使我感动的是单位领导还到家看望慰问了我们这些老党员。
  我们兄弟四人围绕着“如何当兵”这一话题,串联出了一幅动人的画页,从向往当兵,到真正实现入伍理想;从普通一兵,到成为一名优秀军官;从火热的野战军营到国防科研的保密单位;从服役6年到23年;尽管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苦乐有别,但是一个共同的信念是始终不渝的,即当兵是一生最大的荣幸;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也不遗憾,付出的苦累再大也值得!
  在朱日和沙场阅兵仪式上,习主席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聆听习主席鼓舞人心的讲话,再回顾我们弟兄四人的当兵历史,更加感到无尚自豪与光荣。我们没有辜负父辈的期望,没有忘却“只有强军才能富家”的道理。在建军90周年之际,目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成长壮大的光辉业绩,目睹一件件走在世界前列的军事利器,我们更加激动与震撼,打心眼儿里为强军梦想的实现而点赞!故写一首《满江红·庆八一》:
  神州惊雷,震环宇,开天辟地。南昌城、战火硝烟,枪声霹雳。人民有了子弟兵,打江山前仆后继。寻真理、枪杆出政权,撼难移。
  国泰安,铸铁壁;强军梦,正开启。九十年风雨,初心牢记。革命血脉在淌袭,复兴之梦高托举。众望归,世界展宏图,美无比。
北京老干部

微信关注
北京老干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