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关心下一代事业奉献忠诚--记北京市顺义区退休校长李树栋关心下一代事迹
一个被错误划为“右派”、开除党籍的人,虽然蒙冤受屈21年,却丝毫没有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对党的无比忠诚,一直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人。这个人就是在1979年平反后不久,任牛栏山二中校长的李树栋,那时,他始终坚守着为党奉献一切的信念,凭着出色的工作,带领牛栏山二中步入了区先进行列。李树栋在1993年退休后,忠诚和情怀依旧,又投身于关心下一代事业,2015年被中央文明办和中国关工委授予“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
牵头“支边助教”,培养青年教师
1993年,李树栋刚退休,就任顺义区老教育工作者协会理事。1995年前后,正是中小学生高峰期,师资不足,新上岗的青年教师较多。顺义区老教协让李树栋组织多位德高望重、造诣深厚的退休教师“支边助教”,为顺义区东北部的李各庄中小学和东南部的大孙各庄中小学培养青年教师。
那时的李各庄不通公交车,通往大孙各庄的公交车班次有限,李树栋和老教师们靠骑自行车,几十次往返20公里外的李各庄和30公里外的大孙各庄。在学校忙了一天的老教师们回到县城家中,经常已是掌灯时分。
在李各庄中学,为使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工作需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老教师们深怀大爱,不畏辛劳,悉心指导。
李树栋和老教师们先对青年教师团队进行辅导。老教师们听了所有青年教师的课,查看他们的教案,分析汇总后进行点评,提出意见和建议,然后针对听课中发现的问题,集中组织讲座,内容包括怎样备课、怎样进行课堂提问的设计、怎样开好家长会等等。
对青年教师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后,李树栋又安排老教师分别和青年教师结“对子”,用“一帮一”的方法指导青年教师。老教师们采取跟踪听课的方法,一课一课地指导,从备课写教案到板书设计,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一点一点地改进。当青年教师需要时,老教师们会毫不犹豫地去听课、评课,随时帮助青年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李树栋还注重提高学校教师的整体水平。他先后请多位名师做了“如何抓好初三总复习”“教育科研论文的种类及基本要求”“写工作总结的方法”“如何提高学生语文课的学习兴趣”“如何抓住课文的中心论点”等讲座。
接受“支教”的4所中小学高度赞扬李树栋组织的“支边助教”工作,他们认为,“支边助教”促进了青年教师成长,提升了学校整体水平。
宣传老教师事迹,播撒关爱情怀
1995年,李树栋又承担了创办《顺义老教协通讯》的任务。从未办过刊物的李树栋,遇到一个又一个难题。他虚心求教于行家,认真学习创办刊物的材料,多次乘公交往返35公里外的市区参加办报刊培训,数十次深入中小学搜集素材。11年共26期《顺义老教协通讯》,相继刊登了几十位退休教师关心下一代事迹。他还承担了记载退休教师融入社会、服务社区、心系下一代的《夕阳情续集》的编辑任务。
2004年,李树栋牵头宣传北务镇南辛庄户村退休校长伊聚元免费开办书法班的事迹。他既要用文字材料总结伊聚元的事迹,又要为书法班准备成果展示会。他多次挤公交车往返25公里外的南辛庄户村,同伊聚元商议成果展示会的内容、方式等,并将书法班的成果制成展板。四月,展示会如期举办,学生登台现场书写,受到了与会者的赞扬。九月,书法班展板参加了北京市教委举办的“老有所为成果展”。
李树栋退休后,经常做报告、评演讲、写征文,播撒绵绵无尽的关爱下一代情怀。他多次为中小学做报告,2013年4月23日,他参加裕龙小学纪念“世界读书日”活动,发表了《多读书,读好书》的演讲。他还是北京市离退休干部党
的十八大精神宣讲团顺义分团成员,他宣讲的主题是“信仰”。顺义区关工委组织的演讲活动,他当了几届评委。多年来,他参加了二十多次弘扬正能量的征文活动。
心系学校发展,宣讲红色精神
李树栋虽然退休了,但他依然时时惦记着自己工作过的牛栏山二中。他经常以校外辅导员的身份,配合学校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向教师和学生宣讲红色精神。
2015年10月26日,李树栋为牛栏山二中师生做了“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的演讲。他先从“大家知道咱们牛栏山是什么时间被小日本侵占的”问题入手,吸引大家兴趣,拉开了演讲序幕;接着为师生们讲述了一个个生动的抗战人物与故事;还为学生们讲述了国歌、游击队之歌的由来。老校长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谈笑风生地演讲,使学生们耳目一新,会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演讲活动后,学校举行了征文活动。李树栋认真批改了175篇征文,为每个学生写了人生寄语,并从错别字、用词、句式三方面写出评语,还给学校语文教学提出了宝贵建议。学校德育处依据老校长的评语和建议进行评比,对获奖的29名同学给予表彰,还把优秀征文张贴在宣传栏展示。
2016年6月,李树栋精心制作了宣传红色精神的展版。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介绍了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内的领导地位的史实;介绍了新中国国旗、国徽、国名的确立和首都、国歌的确定;介绍了方志敏、董存瑞、赵一曼、白乙化等英烈的感人事迹。李树栋绘制的展版图文并茂,全校师生观看后赞不绝口,都为自己的学校有一位让人敬佩的老校长倍感自豪,历史老师还将展板复印件留作课堂教学的补充资料。
李树栋还经常为学生们讲解安全、卫生、健康等知识。为使学生能够牢记安全知识,他把枯燥的安全知识自编成一首首朗朗上口的儿歌或生动的小故事,学生们听得高兴,记得准确。
乐当社区辅导员,开展思想教育活动
2011年,李树栋任建南一社区校外教育辅导员。在一个陌生的教育环境中,他克服困难,精心准备,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青少年思想教育活动。
每年二三月,李树栋和居委会共同制定教育活动计划。平时,他要准备好各种活动所需书籍、文字、图表、物品等,还要联络好活动人员、设备和场地等。每年寒暑假,是他最忙碌的时候,他要组织7次教育活动,参加活动的学生和家长约420人次。不管是严寒酷暑,还是风霾雨雪,他都要从居住的仓上社区,绕一个较大的立交桥,穿越两个很窄的桥洞,赶往建南一社区按计划开展活动。
李树栋组织教育活动的内容多种多样,如雷锋精神,北京精神,抗战精神,长征精神,爱祖国、爱北京、爱家乡,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等。活动所用讲稿、教案的编写,是一项相当繁重的任务。为写好讲稿,除随手选用原有藏书外,他还自费购买了相关书籍约50册,收集了反映顺义历史的书籍约30册,汇总了多种报刊资料约160篇。学习若干份资料后,手写讲稿,反复修改,再誊写清楚,挑灯夜战、节日加班是家常便饭。6年来,李树栋编写讲稿、教案等42篇约5万字。2012年,李树栋向社区青少年宣讲雷锋精神,他写了“学习雷锋好榜样”宣讲稿,在社区宣传栏内展示,并把这份讲稿连同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一起打印70份,发给社区内的青少年学习;集中学习时,他先让学生们分段朗读歌词,再对内容进行讲解,他还以自己学雷锋的经历,写了《雷锋精神伴我49年》讲稿,学生们听后深受感动。2014年,为了对学生们进行爱祖国、爱北京、爱家乡教育,他集中学习了顺义的志书、史书和记录顺义人民抗战故事的书籍,走访了6名抗日战争亲历者,编写了以顺义地区抗战史实为内容的《重温历史,勿忘国耻》讲稿。学生们从李树栋的宣讲中,了解到日本兵在顺义犯下的滔天罪行,顺义人民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大牺牲和杰出贡献,纷纷表示绝不能忘记祖国曾经的屈辱历史,一定要学好本领,将来为建设一个强大的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
参加社区教育活动的,有小学生,也有初中生,还有高中生,学生们的年龄、知识面、思维能力等差别很大。面对这样一个参差不齐的群体,李树栋遵循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开展活动,如老少同台、诗歌朗诵、故事会、演讲、社会实践、展览、参观等。2011年,在“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这一主题教育活动中,他采用深入浅出和“大手拉小手”的办法,先让较大的学生给年龄小的学生讲长征故事,然后大家共同背诵毛主席的《长征》诗,最后李树栋简述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事实。这种方法既能让年龄小的学生听得懂,又能使年龄大的学生受到锻炼。2013年,李树栋在人数多、差异大的复式班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着实费了一番心思。他对年龄小的学生采取“简中加深,点到即可”的方法;针对年龄大的学生,则以启发为主 ,并推荐自学书目。
李树栋发现不少家长对社区青少年教育,在认识上和实践上都存在着误区。为此,他注重引导家长端正育人观念,帮助家长改进育人方法。2015年 ,李树栋先做了一次教育法律、法规讲座;不久又做了一次“教育孩子的是与非”讲座,此讲座还在顺义电视台“师说日”节目中播放,播出后社会反响很大,一些老教师向他索要讲稿,有的蔬菜摊主认出他后向他讨教教子良方……
24年来,李树栋用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人生情操、执著的事业追求,诠释了一名曾长期身处不公正境遇的共产党员对党、对祖国、对关心下一代事业的热爱和忠诚,令人崇敬而感动。如今,李树栋虽已84岁高龄,但依然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播洒着赤诚,收获着希望,记载着感动。
相关新闻
- 强军梦 我们世代的追求2017-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