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里的“铿锵玫瑰”--通州区玉桥南里南社区老党员先锋队

时间:2016-12-08【字号 超大    来源:通州区委老干部局 作者:
  在我们通州区玉桥南里南社区里,活跃着一支由十位退休女干部组成的团队,我们是社区里的老党员先锋队,人称“十姐妹工作室”。几年来,由于有了我们的积极参与,玉桥南里南社区楼门文化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实现了环境、人气和文化三者的有机结合,创建出许多精品楼门。随着楼门文化的做大做强,“十姐妹工作室”也远近闻名,人们亲切地称呼我们为社区里的“铿锵玫瑰”。
  一、“十姐妹”用爱心穿起邻里和谐
  记得5年前,玉桥南里南小区楼门里简直就是脏乱差,小广告铺天盖地,为了使楼道环境得到改观,社区居委会想要通过楼门进行装饰布置,彻底改变现有的状况,当时通过居民们的积极推荐,把社区内有一定文化素质,并有一定书法、绘画、手工编织特长的人员请出来,参加到楼门文化建设中。起初,我们这些老姐妹们只是聚在一起画画、织毛衣,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图一乐。2009年,社区开始了楼门文化建设,这可给了我们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社区居民每天进出楼门,可不可以用手工作品向居民们普及知识、传播时事、美化环境呢?于是,在社区领导的支持与配合下,专门拿出一间房子作为我们“十姐妹”的工作室,老姐妹们每天准点儿来到这里,跟上班一样。我们绘制着各式各样的手工工艺品,装点着小区的楼门。“十姐妹”平均年龄62岁,其中年龄最大的72岁。在这期间,有些居民不理解,不给工资又加班加点,图什么呢?“其实,只要居民经过楼门时,在我们的作品前停一会儿,哪怕几秒钟,我就特有成就感。”姐妹中的的九妹韩志琴说。渐渐地,居民们看到自己居住的环境确实因为“十姐妹工作室”发生着变化,大家对于我们也都越来越尊敬了。现在,“十姐妹”成了社区的明星,居民们见到我们总会亲切地说一句:“您辛苦啦!”。一位在楼下遛弯儿的居民提起“十姐妹”赞不绝口:“变化太大了,以前我们都互相不认识,不说话,现在大家都像是一家人似的,又找回了四合院、胡同邻里关系的感觉。”
  去年春节前,玉桥南里南小区全楼的80多人还在我的号召下,聚在了一起吃了“年夜饭”,各家各户送来自己做的特色菜、糖葫芦、年糕、炖肉……一进楼道就能闻到香气,平时不爱说话的12层的赵大爷,开饭前还举起了酒杯,说起了祝酒词,这让大家觉得整个楼门和邻里关系更加和谐和温馨。
  二、“十姐妹”用汗水浇灌楼门文化园地
  走进“十姐妹工作室”,你一眼就能看到桌上摆着“实干兴邦”几个大字,黄底红字,上前仔细看才发现这些都是由一粒粒小珠子串接而成的。小小的工作室里摆满了我们制作的东西,除了有用珠子做的花瓶、小花摆设以外,还有粘贴画、毛线拖鞋等。一幅《漕运码头》粘贴画,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为了完成这幅作品,“十姐妹”中有的找来了一次性筷子,有的买来了熟西瓜籽,有的从家中拿来了凉席……大家采取低碳生活的方式,把筷子修成细杆,把瓜子皮剥好、剪出小块凉席,全部粘到了粘贴画上。由于粘贴画《漕运码头》人物形象近百个,姐妹们整整用了两个月时间才完成了绘画与粘贴任务。前来参观的人站在《漕运码头》贴画前,无不拍手叫绝。作品《运河宜滨》、《魅力新城》也是在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情况下完成的。
  近两年,玉桥南里南社区居委会在楼门文化建设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在景馨家园内,我们创建的“祖国60年大庆”楼门在2013年12月23日由市政府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表彰1000个优秀文化楼门、庭院中获奖。景馨家园共悬挂作品108幅。我们紧紧扣住通州要建成首都城市副中心的主题,精心建成了3个共悬挂36幅精美作品的楼门-“古运通州”楼门、“运河宜滨”楼门和“魅力新城” 楼门。2012年党的“十八大”和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为了在楼门里尽快宣传时事,我们几位老姐妹每天要忙活六七个小时,有时回家吃完晚饭,还会继续“加班”赶制作品。
  三、“十姐妹”用一针一线穿起更多温暖
  在楼门文化建设中,除了美化楼门、宣传时事,“十姐妹”还用一针一线穿起更多的温暖。2014年春节,我们亲手缝制了数十双棉拖鞋,一双一双送到社区里的孤寡老人、残疾人的手中。每年的重阳节,我们钩织了几十双拖鞋送给光荣院的老人,眼看着天气一天天的凉起来,这份爱心让老人们感受到了踏踏实实的温暖。我们是在参加一次孝星表彰活动的时候,得知光荣院还有这么多的老人,就一直想着为他们做些什么,恰逢重阳节到来,我们就花了20多天的时间为老人们钩织了这三十几双拖鞋。我们还编织了许多的工艺品,准备把它们义卖了,卖完的钱还打算为老人们多做一些贡献 。在光荣院里,我们“十姐妹”还为老人们即兴唱起了歌曲《社区花》,还陪老人聊天儿,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一位老人穿上新拖鞋后说:“我高兴呗!要不我怎么穿上我妹子给我的拖鞋啊!”
  “十姐妹工作室”这支朝气蓬勃的老党员先锋队,我们奉献着,快乐着,在社区楼门文化的园地中正像一朵朵怒放的“铿锵玫瑰”,用自己那坚韧、顽强、无私、奉献的精神,有如玫瑰花香一样,感染着周围的居民。风雨彩虹铿锵玫瑰 。如今,我们的梦想就是用塑料珠穿起大大的“梦”字,一个是‘中国梦’,一个是‘社区梦’。“我们将继续阔步走在社区楼门文化建设的路上,去创建和谐温馨的社区之家。
北京老干部

微信关注
北京老干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