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过年
我出生在上个世纪40年代,那时候最盼过年。一来过年改善生活,吃好的;二来过年热闹;三是过年给亲属长辈拜年,给钱。
记得只要一进腊月门,年味就来了,特别是一到小年腊月23日,年味就更浓了。这时候,家里开始捞年饭,蒸很多发饽饽,准备年前年后吃,一直吃到第二年正月十五。听母亲说,做这一次饭,能吃两年,表示粮食经吃,永远吃不完。紧接着卖关东糖的小贩开始进村,即使家里再穷,父亲也要用家里的鸡蛋换几根关东糖,让家人尝尝,他说:“吃了关东糖,我们家明年的日子就甜甜美美”。到了除夕的前一天,家里要请财神爷贴在堂屋的墙上,而且还要上香,供上好吃的,听父母亲说,供财神是为了第二年让全家有钱花,带来财运。其次,还要贴门神,大眼睛,长胡子,拿着宝剑,长的又凶又恶,当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来到了60年代,看到报纸,毛泽东同志说,那是钟馗,借助钟馗打鬼用的,保一家平安。到了阴历年这一天,中午,全家人吃馒头、粉条炖猪肉,可香了。到了晚上,院子里还要铺上芝麻,家人踩在上边,走出走进。听大人说,为的是来年让全家人生活像芝麻那样节节高。
到了第二年正月初一,也就是春节的这一天,早晨太阳还没升起,就听到富人家的鞭炮声,那时,穷人家是买不起鞭炮的。紧接着,父亲就把我从炕上叫起,我们父子俩牵着牲口(毛驴),走出村外,奔向东南方向,这叫“迎喜神”,“接喜神”,为的是这一年让喜神给全家生活带来喜气洋洋。早饭全家吃过饺子之后,父亲就带着我,走亲戚,给长辈拜年,磕头,遇到长辈家里富裕的,磕完头以后,他们还给我1角或5角钱。别看钱少,那时候,1角钱能买两个烧饼吃。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年味也就越来越淡了,到了正月十五吃过元宵以后,新的一年春耕劳作就逐渐地开始了,年味也就随着消失了。
相关新闻
- 接受衰老 活好余生2019-10-09
- 小人书 我童年的回忆2016-08-15
- 通州区关工委举办“诗意童年 快乐成长”活动2016-06-03
- 我的童年2011-12-28
- 北京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小关分中心安防监控硬盘录像存储扩容项目中选结果公告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