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延安老战士的追寻

时间:2015-07-14【字号 超大    来源:国资委系统 作者:北京地铁运营公司退休干部 高玉琴

  2012年5月,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时,中央电视台展播了大型文献纪录片《大鲁艺》、《重访延安》等口述历史题材的专题片。北京地铁运营公司离休干部、延安老战士刘明学,在片中出现并讲述了自1940年投入延安怀抱,和同为《延安大学》校友的《鲁艺》、《青艺》的文艺前辈一起,接受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熏陶,并牢记一切为人民、为革命斗争服务的宗旨,坚定地投入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斗争革命洪流的峥嵘岁月。

青干校和青艺

  1938年,刘明学在四川泸州女子中学读书时参加了抗日救亡活动并加入了党组织。次年,在地下党组织的安排下,她和18名大后方的青年学生党员,以《四川旅外剧人抗敌演剧队》为掩护投奔延安。当时她才15岁,离开自己的家乡父母,一路上边演出自编的爱国剧目,边宣传抗日。经过近2000公里长途跋涉,甩掉国民党反动派的追踪阻截,于1940年元月到达了革命圣地延安,进入《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开始了全新的学习战斗生活。

  延安作为中国革命红色摇篮学校很多。从抗战前线下来的,从大后方敌占区来根据地的,还有陕北地方的干部,一旦到了延安,就创造条件让大家学习。当时除了中央党校、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学院,还有为培养女干部的延安女子大学。四川旅外剧人演剧队大部分人被编入《泽东青年干部学校》艺术部。青干校还有一个附设的“延安儿童文化学园”,学员都是十二三岁的烈士子女和小八路。青干校是1939年末才成立的,先后入校学习的有近千人,主要课程学习马列、政治、军事、哲学和建军史、青年运动史。

  刚到延安时,因为处于日伪和蒋介石反共围剿中,生活和学习条件很艰苦。中央机关和学校都分布于延安城北门外延河两岸的土坡上。住的是土窑洞,吃的是小米饭、土豆黑豆汤,穿的是草鞋、灰布装,行的是羊肠小道,但大家过的是军事共产主义生活,热情高昂。大家一面生产、一面学习,自己种粮食、自己纺棉花、织布做衣服。冬天要靠自己砍柴烧木炭取暖。吃饭也是露天,一个班围着蹲一圈,中间是一盆糙米饭和缺油少盐的萝卜汤,每人连汤带饭盛一缸子。同志们怀着赶走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中国的信念,心中充满革命的激情,丝毫不觉得苦。

  延安的生活充满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气氛。有人把学校驻地的大砭沟改称文化沟,一排窑洞下面的开阔地被平整成运动场。在1942年9月的延安运动会上,刘明学代表青艺运动队参加了女子篮球和百米赛跑,还拿了第一名。每天操练、上大课都在山坡上,从早到晚都是此起彼伏的歌声和欢笑。在一次有学校、驻地部队和群众参加的联欢会上,由冼星海亲自指挥几百人演出了激情澎湃的黄河大合唱。

  1941年秋,延安局势处于最困难的时期。 中央政府提出精兵简政方针后,延安驻地的多所大学进行改并。青干校按中央的指示留下了艺术部大概二三百人,经过充实力量筹建《青年艺术剧院》(简称青艺),由中央青委、文委组成的理事会领导,塞克为院长。这是一支一直保留到建国后的文艺骨干队伍。

《讲话》奠定文艺方向

  青干校和青艺创立初期,没有像样的礼堂剧场,几个学校团体经常合用礼堂和广场进行教学和观摩演出,一起听毛主席、周恩来的动员讲话或形势报告。陈云、凯丰兼任青干校校长,冯文斌任常务校长。张闻天、李维汉、胡乔木、艾思奇等也做为兼职教员讲课。剧团排演的《雷雨》、《铁甲列车》、《上海屋檐下》、《抓壮丁》剧目就多次得到周恩来的细心指导修改。

  但延安时期的文艺队伍构成来自城市知识分子居多,对新文艺、新文学、新文化的认识有不可避免的局限和偏差。也出现过图正规化、专门化,关起门搞艺术的倾向和争论,边区百姓和部队中有不满的议论。毛主席和中央把制定文艺方针提上了和革命战争战略同等重要的位置。1942年5月,毛主席先后三次邀请文学艺术界人士和鲁艺、青艺的同志座谈,并就文艺“为什么人”和“如何为”做了总结发言,成为之后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重要内容。也是文艺团体在延安整风运动中重要的学习指导文件。

  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延安的文艺工作者和文艺团体,坚定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为革命斗争服务方向,转变文风和作风,深入边区部队和人民群众中体验生活和演出。拜普通战士和边区群众为师,创作歌颂工农兵的作品蔚然成风。部队和群众也非常欢迎剧团到边区一线去,每次演出,除了部队,十里八乡的百姓背着干粮、骑着毛驴聚过来。这也成为延安和边区文艺团体改编组建文艺宣传队到战区部队一线的序幕。

奔赴革命战场

  1942年夏,中央军委决定统一陕甘宁和晋绥地区的军事指挥,设立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任命贺龙为司令员,总政宣传部长肖向荣为联政宣传部长。后来又调集延安的其它文艺团体正式组建了联政宣传队一队和二队。肖向荣部长后来亲自兼任联政宣传队队长,开始了纵横数千里,足迹踏遍七省四十余县市的文艺轻骑兵的生活。

  延安整风运动后期的审干“抢救”运动中,搞文学艺术编剧的一些同志因出身问题或来自国统区和大后方,被扣上“特嫌”,有些剧目被批判。中央领导同志了解情况后及时纠正偏差。毛主席说:“我们审查干部的‘消毒水’太多了,把很多年轻同志的皮肤都烧坏了。没有那么多的“特务”!统统给你们揭下帽子,向你们赔礼道歉!请同志们卸下包袱好好工作”。一些情绪低沉的同志一下子轻松了,争相报名去战区和部队一线工作。还有一些同志根据革命斗争需要,在分赴抗日战场,加入解放战争前线和指导各地土改运动时牺牲在黎明前夜。

  1943年底,为了贯彻中央《关于执行文艺政策的决定》西北局宣传部组织各剧团下乡,体现文艺工作者深入实际学习,推动各地区文艺运动按毛泽东指出的方向发展,同时慰问保卫边区的军民,贺龙司令员亲自派人接同志们去一线部队。联政从部艺和青艺抽出数十人组成联政宣传工作团奔赴三边地区,支援巩固抗日战争的胜利果实。刘明学和青艺的50余名同志参加了第一批奔赴边区的宣传队,慰问党政军民,为地、县、军分区机关和群众,为警三旅、骑兵旅、和分散执勤的边防分队演出。1944年以后的联政宣传工作团曾两次从延安出发东进,直到渡过黄河,越陕西 、山西、河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抵达哈尔滨市,加入解放战争的洪流。

  刘明学自1939年15岁离开庐州老家,瞒着父母投奔延安就与家乡亲人失去联系。1944年,她从延安廉政宣传队调到晋绥联防军骑兵旅宣传队,在那里结识了红军长征干部、骑兵旅政治部主任袁光,并结为终生的革命伴侣。1945年 8 月,日本投降前后,为了保住胜利果实不落入国民党蒋介石手中,她随部队转战到了西北大青山和晋绥边区,直到1949年迎来全中国的解放。 

  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刘明学深情表达一名延安老战士的喜悦,对我们党自延安七大后,将迎来党的十八大召开的期盼和祝愿。衷心祝愿我们伟大的党,发扬光大延安的光荣传统,永远站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2012年8月13日刘明学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北京老干部

微信关注
北京老干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