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学到老

时间:2017-07-05【字号 超大    来源:石景山区委老干部局 作者:
  谢桂祥,男,汉族,1931年7月出生,1953年10月入党, 石景山区民政局原局长,现为民政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
  一、恪守活到老学到老的人生信条,努力做到思想与时俱进
  他的学历只是高中,既没有上大学,也没有参加过成人教育,有些知识是在工作中自学的,即干什么学什么,学中用,用中学,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他刚从学校出来,却并不是这样,对在工作中学习不重视。自从人民日报点名批评他没有好好学习时事政治以后,对他教育很深刻,从此逐步养成了边干边学的习惯。
  1956年国家推广汉语拼音,他利用过去学过的老式拼音,和学过的英文字母相结合,很快就掌握了汉语拼音。对进一步学习文化知识,有很大帮助,字典、词典不离手,养成了不懂就问老师(查字典)的习惯。
  在工作中为了联系农民群众,也学了一些农活。他在大灰厂三队劳动时,社员王永利打畦埂,不会用耪(耖阶子用的农具),他拿过耪,试着耖了两条畦埂,王永利看着他干这个活,还有点内行,很奇怪,当然这都是他在工作中留意学的,绝不是天生就会的。做了几十年的政工干部,1978年组织上让他负责地下粮库建设,就学习看图纸、了解工程预算等知识,知道了人工费用是依材料费决定的,才明白了为什么甲方提供的建材,乙方要高价返回材料费,因此在审查预算时注意到建材价格要定的合理。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他被返聘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由于工作需要,他必须掌握了这项保险工作的会计核算,懂得养老金计算的原理,于是他下定决心,自己专研,没过多长时间,他就不但知道怎样计算,通过自己琢磨弄清楚了计算时用的那个常数是怎么来的(当时工程师讲这个常数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属于保密)。
  随着时间的推移,电脑时代带来了,于是他紧跟时代的步伐学习使用电脑,当时,在石景山民政局除会计科外,他是第一个使用电脑的,并带动了全局使用电脑的热潮。1995年当时使用的是dos,这年年底,他开始学习数据库,起初利用计算机带来的DBASE软件,虽然它已经落后了,但对他来说仍是新的东西。正好电视里讲FOXBASE,它是BDASE的升级版本,他学后,就用DBASE练习。通过自学,他终于成功地使用DBASE建立数据库。因为当时没有本系统的管理软件,于是他还利用自学的电脑知识编了一套保险费管理程序,从保费登记、利息计算、投保查询以至统计报表,都能由电脑完成。还编制了地退人员退休费的数据库。
  在英语学习方面,他也是行家里手。福利科最初买了一台复印机,说明书全是英文,他就助上中学时学的那点英语知识,又借助一本英汉字典,硬把说明书翻译出来了,对使用、保养,以及如何填墨都能掌握了。
  可以说,无论是在任何时期,他都没有放弃学习和为人民工作,并且积极学习并带领广大群众参与到学习中,符合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标准。
 
  二、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决不放弃学习,努力发挥积极作用
  退休以后,作为一名老干部,他仍然将学习放到首位。首先是采取自学的形式,并且积极参加市区以及老干部局组织的辅导报告,并坚持写一点学习笔记,特别是使用电脑以后,把学的笔记留存下来,整理成册,已经编印了四本小册子。十八大以后的学习笔记已经积累了二十余篇。
  其次,为了更好的学习宣传政治理论知识,他亲自编印党支部小报,名称是"学习生活文摘",通过这份小报,学习了好多东西,在方便党员交流学习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小报从1994年开始出版,已经出版127期,每月两期,从未间断过。除此他在出版小报的过程中还学习了怎样编辑、打印、出版等操作能力。由于这个小报是出自他一人之手,所以他得到了多方面的锻炼。他常常戏称自己办了三个"公司",一个是"报社",一个是"出版社",还有一个"印刷厂",打印机出了毛病还要自己修,墨盒没有墨了,还要自己灌墨(比换墨盒便宜)。利用这些功能,他还给经常撰稿的同志出版书籍,已经给田宗豪出版印刷了两本诗集,给王德林出版印刷了两本书。以后还准备陆续出版印刷。
  当前,网络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一些新事物他也乐意学习,他借助自身电脑技术好的特点,积极参与网络文明宣传活动中,使用电子邮箱、QQ、微博、博客等与网友交流,化解他们的思想包袱,传递正能量。他有一名小网友20多岁,有段时间,小网友思想出现了问题,于是谢老常常开导她,给她做思想工作,使小网友重新坚定了人生理想的道路。可以说,谢老作为老干部网络文明宣传员的优秀代表,在全区老干部学习宣传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有人问他,你退休了还这样学习、操劳图什么?他总是认真的回答道:"我不为名利,当然这样学习不可能成名成家,我的学习目的就是践行党员的权利和义务,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再有就是个人兴趣,虽已至耄耋之年,学习兴趣不减,他也希望能这样一直学习下去,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北京老干部

微信关注
北京老干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