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中的清明

时间:2019-04-28【字号 超大    来源:西城区委老干部局 作者:康广云
  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祭祖和扫墓,是我国的民俗传统。扫墓俗称上坟,是百姓祭祀逝者的一种活动。人们通过祭祀活动不仅可以表达对先祖的追思与悼念,而且可以祈求先祖庇佑子孙健康成长,事业有成。清明祭祖,在唐宋年代十分盛行。唐代杜牧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中描写清明春雨中所见所闻,反映出人们悲伤、凄冷的心境,堪称佳句,至今妇孺皆知,广为传诵。
  清明时候,万木吐翠,芳草茵茵,春意盎然,春韵生香,是人们出游、沐浴春光的好时机。因此,清明节又称为“踏青节”。踏青,盛兴于唐宋。唐代诗人杜甫写有“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的名句。宋代也有“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的诗句。
  自古至今,人们对清明节怀有一种特殊的深厚情愫,一方面祭祀祖先,缅怀故人;另一方面祈祷先祖,恩泽子孙,以实现家丁兴旺,幸福安康之愿望。
  清明节活动在唐宋时期盛行。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12世纪初期,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清明节这天汴河两岸从城郊到内城繁华热闹的景象。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流传至今,影响至深。几年前,音乐制作人高进为此画配乐,创作了《清明上河图》歌曲。
  《清明上河图》歌曲一方面唱出宋代清明时节的繁华与古朴;另一方面描述当时的景象一去不返,倾诉人们的那种忧伤、忧思之感,与清明祭祖扫墓时悲伤、哀痛的心境相吻合。
  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先祖之行,还要对革命先烈、人民功臣进行祭奠与缅怀。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纪念碑,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形式。
  “古人不见今日月,日月曾经照古人。”如今清明,我们祭祀祖先,祭奠亡灵。对父母,对亲人,心存目想,怀念万分。
  在清明节扫墓,缅怀故人,寄托哀思的同时,我们也不忘记完成先人未竟之业,“承前人之志,焕我辈之光”,不忘初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去争取更加美好的未来。
北京老干部

微信关注
北京老干部

返回顶部